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 尊重他們讓他更好成長

老話常說:罵人不揭短。 在行事風格上, 成年人早已熟悉這樣的一套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不要觸碰他人的底線和短處。 其實, 何止成年人有底線, 孩子同樣也有自己的“底線”!做個合格父母, 就請別進雷區!

底線一:某些丟人的毛病
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 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 所以無論是家長, 還是幼稚園教師, 都不應在小夥伴們面前提及, 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線二:某些心理疾患
對於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
Advertisiment
幼兒往往更為敏感。 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 自然不利於疾病康復。 即便疾病已痊癒, 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 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線三:曾經的過失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 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于懷, 只要有人提起, 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 這些“曾經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遊戲得了最後一名, 某次表演砸了鍋, 某次郊遊出了洋相, 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底線四:被體罰的經歷
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 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 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 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 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
Advertisiment
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