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做任何事情總是慢半拍、跟不上別人的速度, 一定有原因存在。 追究形成原因, 讓孩子更積極些、機靈點、速度加快點。 針對孩子做事慢怎麼辦?以下提出幾點建議供父母參考:
培養自理能力
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並非故意, 也許是他小肌肉尚未發展成熟。 此外, 有的父母擔心孩子吃得慢、吃得少, 便主動喂他吃飯;急著出門時, 乾脆幫孩子將衣服、襪子、鞋子都穿好。 孩子缺乏學習機會, 一旦要自己做時動作當然慢。 為了不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 多給他自己動手的機會, 在穩定的情緒下學習生活自理能力。
Advertisiment
提供機會 刺激學習
當孩子會爬的時候, 父母可以把他喜歡的玩具, 放在他再爬幾步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讓他去拿、去抓, 訓練其手指能力, 手眼協調能力。 等他再大一點時, 用他喜歡的玩具跟他玩抓搶遊戲, 以刺激學習。 若是孩子的學習速度比較緩慢時, 父母應放慢腳步, 給他更多參與的機會, 才容易幫助孩子在學習上進步。
勿過度保護
有些父母過度保護及寵愛孩子, 使他很少有外在的刺激, 造成孩子在學習發展上有較緩慢的現象發生。 如:覺得地板髒或太硬, 爬了會傷害肌膚, 就不讓孩子爬, 使其感覺統合失調;或覺得其他孩子不乾淨, 禁止他們接觸互動, 影響孩子日後的社會行為發展。
增加同伴相處機會
Advertisiment
孩子在一起玩, 可以互相刺激學習。 找鄰居或朋友的小孩, 彼此年齡差距不大, 讓他們一起玩, 並從中觀察孩子的反應如何, 然後在互動過程中, 找出誰最快?誰最努力?誰最勤勞?每個人都替他找出一個優點來。 千萬不要說誰第一名、誰最後一名, 這樣會讓速度快的孩子更快, 而速度慢的孩子更有挫折感。
找出原因、明確指示
當孩子慢吞吞, 首先要瞭解他是故意的還是沒有興趣?如果確定是沒有興趣, 就不要勉強他, 而是要設法引起他的興趣。 如果是故意的, 很可能是父母的壓力造成孩子的反抗心理, 調整情緒並明確指導他, 或是清楚的示範給孩子看, 讓他明白事情進行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