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十病九燒 這些錯誤的物理降溫可能要命

解放軍306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 鄭成中

我們要知道, 發熱既是一種疾病症狀, 又是機體抗感染的保護性反應。 當機體受到外來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或體內某些物質釋放增加, 產生發熱效應時, 體溫調節中樞將體溫調定點上移, 引起血液迴圈加快、骨骼肌收縮等, 使身體產熱。 同時, 外周末梢血管收縮、汗毛孔關閉又令身體散熱減少, 進而引起體溫上升。 一般認為, 肛溫38℃以上為發熱, 口腔和腋下溫度比肛溫分別低0.5℃和0.8℃。 發熱是機體在緊急動員全身各種抵抗力量, 以對抗外來病原微生物, 調整機體生理平衡。

Advertisiment
但持續高熱可能增加心肺負擔, 損傷細胞、器官功能, 誘發過度免疫反應及驚厥等。

發熱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最常見的是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 是否進行退熱需視情況而定。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通常, 退熱治療應該只用于高熱的小兒, 即肛門溫度達39℃或以上。 對於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患兒的中低度發熱, 可以適當物理降溫, 但物理降溫有以下事項需要注意:

1.酒精擦浴。 對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兒童, 可以適當使用低濃度酒精溫水溶液(20%~30%)擦體表, 重點可擦拭頸側、四肢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來物理降溫。 但需要注意, 3個月以內的嬰兒不適合擦酒精降溫。 嬰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皮膚薄, 毛細血管豐富, 用酒精擦浴易使嬰兒經皮膚吸收大量乙醇,

Advertisiment
從而發生酒精中毒, 誘發驚厥等不良反應。 酒精蒸發迅速, 寶寶體溫下降過快, 還可能出現體溫過低、打寒戰等問題。 小嬰兒, 尤其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更不完善, 體溫極易受環境影響。 因此, 發熱時可適當給他解開包被, 減少衣物, 方便散熱。 同時, 適當降低室溫。 一般過一會兒即可使嬰兒體溫降至38℃以下。 如果不奏效, 可以適當用37℃左右的溫水浸濕毛巾, 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 使體溫逐漸降低, 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 皮膚破潰或酒精過敏的孩子, 更要嚴禁用酒精擦浴。

2.冰枕降溫。 將冰袋、冰枕、退熱貼或涼毛巾置於額頭上或腦後, 如果沒有現成的, 可將冰放於熱水袋或塑膠袋中應用, 情況緊急時也可用冰棒。

Advertisiment
冰枕不能直接接觸皮膚, 要用毛巾或手絹隔開, 以免凍傷皮膚。 冰枕降溫過程中, 一旦發現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現象, 應立即停用。 但6個月內的嬰兒不適用此法, 以免過度降溫。 孩子體溫處於快速上升伴有寒戰階段也不宜用此法, 因為體溫處於上升階段時, 皮膚血管處於收縮狀態, 皮膚表面的溫度是降低的。 如果用冰枕降溫, 可使外周血管進一步收縮, 可能發生周圍迴圈不良, 不利於機體散熱, 甚至使體溫進一步升高。 此時要注意嬰兒肢體的保暖, 可多喂些開水。

需要注意的是, 有過高熱驚厥史的患兒, 再發燒時, 一定要更加積極、及時地給他退燒, 甚至要在體溫還不到38℃時就開始退燒。 可以口服藥物,

Advertisiment
同時也可使用物理降溫法, 比如在溫水中加點酒精擦拭全身, 特別是有大血管的地方, 如腋窩、頸側部位、腹股溝等處。 有些老人喜歡給孩子捂汗, 以為用這種方式可以退燒, 事實上這是錯誤的。 因為越捂, 身體產生的熱量就越多, 體溫就會越高, 對身體的危害越大。 過度捂汗還可能發生中暑、捂熱綜合征,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除了物理降溫, 對於發熱伴畏寒無汗的孩子, 可喝點姜湯, 以促進皮膚和血管散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