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子都很狠心, “動手能力”很強, 我們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總愛打人, 愛抓人、撓人, 甚至狠狠地拽媽媽的頭髮?孩子為什麼總是愛扔東西, 喜歡抓軟東西、捏東西?孩子為什麼喜歡用手玩水、玩沙?其實, 這些都是孩子處於手的敏感期的正常表現, 他只是通過手去瞭解事物、熟悉環境、探索世界。
解讀孩子手的敏感期, 了解手部的發育歷程有人說:“手的動作代表著孩子的智慧。 ”的確是這樣, 因為大腦中有很多專門處理手指、手背、手心、腕關節的感覺和運動資訊的細胞, 大腦中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資訊和指揮手的動作的細胞占的比例最大。
Advertisiment
可以說, 靈巧的雙手能夠刺激大腦的進一步發育, 而大腦的發育也可以使手的動作得到進一步發展。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 他唯一能使用的“工具”就是口。 當他第一次把手伸進嘴巴裡的時候, 口就喚醒了“沉睡”中的手, 他的感覺中心慢慢從口轉移到了手, 開始吮吸手指, 並投入地玩弄自己的小手。
慢慢地, 孩子又經歷著一個從單純地玩手到抓、拿、扔、捏的過程。 當他能一把抓起某樣東西的時候, 他體驗了“原來手是可以拿東西的”美妙, 開始更加急切地用手感受周圍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 用手抓東西已經成了一件再容易不過的行為了, 而對於這個充滿好奇的“探險者”來說, 周圍環境就是一個沒有被探索的新大陸, 一切能走得到的地方、能夠得著的東西都是他玩耍的物件。
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是由他的年齡和不同階段手的敏感期所決定的。 而孩子用手去摸、抓、捏、扔、拽, 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 而是有目的的探索世界的行為, 是感知一切用手能接觸到的事物以及區分它們之間差別的行為。
可以這樣說, 孩子正在驗證手的能力, 而觸摸能力的進步預示著大腦發育的進程,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孩子的小手發育是有年齡特點的。 我們只有瞭解了孩子手部的發育歷程, 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度過手的敏感期。
0~2個月, 孩子的手具有了抓握反射, 會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東西, 大約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 這種先天的抓握反射消失, 抓握能力不如從前, 這預示著他正在從被動抓握向主動抓握髮展。
3個月, 孩子開始玩自己的小手, 並有意識地去夠東西, 只是距離判斷不准。
4~6個月, 隨著視力的發展, 孩子的抓握比前一階段更具方向感了, 能夠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動張開小手去抓東西, 不過多數孩子仍無法靈活地運動手指。
7~9個月, 孩子能夠用一隻手把物品或玩具拿起來,
Advertisiment
10~12個月, 經過不斷練習, 孩子對用拇指和食指配合捏取物品已經相當熟悉, 注意力開始從抓握動作轉向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
13~24個月, 孩子的小手更為靈活了, 凡是夠得著的東西都是孩子探索的
物件, 而且, 他還會創造不同的玩法, 扔它、推它、壓它、拍它、捏它……
25~36個月, 孩子能夠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 畫一些簡單的圖形, 將紙折成正方形、三角形等, 會自己穿衣服、吃飯, 只是動作還不夠精准、不夠熟練。
手是孩子最好的感知工具, 而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手的敏感期, 所以, 我們要更好地瞭解孩子、理解孩子, 並根據手部發育規律, 幫助孩子快樂地度過這一敏感期。
打媽媽、奶奶的臉和頭,
Advertisiment
——孩子並非“愛打人”, 只是以此引人注意, 不要給他貼“暴力”的
標籤
一位媽媽很苦惱地說:
我女兒還不到一歲, 但是已經會打人了, 有時候打我的臉, 有時候打我的頭, 甚至還會狠狠地拽我的頭髮。 要是有人靠近她, 她就會先輕輕地撫摸對方的臉, 然後就狠狠地打一下, 或者是撓一下。 我除了向對方道歉外, 還很自責, 覺得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看到孩子愛打人,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他有“暴力”傾向, 甚至認為這是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其實, 這種擔心和自責是多餘的。 因為, 0~2.5歲的孩子正處於手的敏感期, “打人”是其中的一種正常表現。
通常來說, 孩子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 手部的功能會有一個突然的發展, 手臂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這時候,孩子打人,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這會讓他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
另外,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可能是想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我想和小姐姐交朋友”、“我不想讓他拿我的東西“、“我不喜歡他”;也可能是情緒太過興奮而無法控制自己;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把孩子愛打人歸結為他有暴力傾向,更不要採取打罵、懲罰的處理方式,而是要理解他,用溫和的態度調整他的行為。
不要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太敏感
每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會在一旁提醒他“不許打人”,教育他“打人是不對的”。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是在提醒孩子“哦,我這就是在打人啊 “、“我打人,媽媽(爸爸)就會特別關注我”。那麼,他下次也許就會為了打人而打人,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所以,面對孩子愛打人的現象,我們不要表現得過於敏感、激動,而應採用一種正常、溫和的態度。另外,平日裡,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愛,滿足他被關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
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無法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來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可以這樣對他說:“你是不是不想讓別人碰你?”“你是不是想和小哥哥交朋友?“當我們幫助孩子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之後,他就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理解,這時候,我們再給予他引導和教育,他就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因為想和小夥伴交朋友而打人,那我們就要向他示範正確的相處之道,並告訴他:“如果你想和小夥伴交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他一起玩。“如此一來,孩子也就知道以後應該如何做了,他的攻擊性行為也會隨之減少。
不要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媽媽帶著兩歲的兒子去廣場上玩,當兒子看到了鄰居家的小朋友後,立即跑上前,使勁推了一下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對方推倒了,媽媽生氣地說:“你怎麼又推人呢?”然後,媽媽就對小朋友的家人說:“這孩子就愛打人,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這位媽媽一樣,會指責孩子的打人行為,還會當著他的面說他愛打人。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這就好比是給孩子貼上了“愛打人”的標籤,只會適得其反,讓他變得越來越愛打人。
因此,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而應淡化自己內心的不滿,理解他處在這一敏感期的表現。
抓、扔、捏—喜歡抓軟東西、扔東西,用兩隻手捏東西
——給孩子一些安慰物,讓孩子盡情地“舞動”雙手,體驗手的功能
對於八九個月的孩子來說,軟軟乎乎的東西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如果我們給孩子兩樣東西,一樣是軟的,一樣是硬的,他一般都會去抓軟的。所以,孩子會對麵條、香蕉、果醬、泥巴等非常感興趣,喜歡去體驗那種“黏糊糊”的手感。
此外,孩子還非常喜歡扔東西,這在我們看來毫無意義,但是在他的眼裡卻是非常新奇而有趣的。因為,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不同物體被扔出去的狀態和聲音是不一樣的。
然而,很多媽媽總是以“太危險”、“太髒”、“會受傷”為藉口,不允許孩子去抓、扔、捏一些東西。
媽媽給10個月大的女兒喂香蕉,喂到一半的時候,她“哼哼“地撲向媽媽,用兩隻小手抓住剩餘的香蕉,然後用手使勁捏香蕉,結果她滿手都是黏糊糊的香蕉,還有一些掉在了衣服上、地板上。媽媽一邊抱著女兒往洗手間走,一邊對她說:“髒死了,髒死了。別捏了!“女兒根本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仍然低頭玩手中的香蕉泥。
當媽媽把女兒的手放到水龍頭下面的時候,女兒這才緩過神來,努力掙脫著,但由於力氣太小未能爭過媽媽。當她看到自己的小手被洗得乾乾淨淨時,突然放聲大哭。
當孩子發現原來的形狀因為他的抓捏而變成另外一種形狀時,他就會特別興奮,小腦瓜裡會想:哇,手真的好神奇啊!如果我們像案例中的媽媽一樣,阻止孩子去抓捏軟東西,破壞他正在享受的遊戲,就剝奪了他用手的自由,剝奪了他認識周圍事物的機會。
所以,我們不要拿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愛抓、扔、捏東西的行為,更不要阻止他,而是尊重他愛探索的本能,讓他親自體驗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質,從而增長見識、豐富經驗。
這時候,孩子打人,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這會讓他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另外,孩子打人,可能是為了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可能是想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我想和小姐姐交朋友”、“我不想讓他拿我的東西“、“我不喜歡他”;也可能是情緒太過興奮而無法控制自己;等等。
所以,我們不能把孩子愛打人歸結為他有暴力傾向,更不要採取打罵、懲罰的處理方式,而是要理解他,用溫和的態度調整他的行為。
不要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太敏感
每當孩子打人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會在一旁提醒他“不許打人”,教育他“打人是不對的”。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是在提醒孩子“哦,我這就是在打人啊 “、“我打人,媽媽(爸爸)就會特別關注我”。那麼,他下次也許就會為了打人而打人,就會把打人當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所以,面對孩子愛打人的現象,我們不要表現得過於敏感、激動,而應採用一種正常、溫和的態度。另外,平日裡,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關注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愛,滿足他被關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
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當孩子無法用語言把自己的想法傳遞出來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可以這樣對他說:“你是不是不想讓別人碰你?”“你是不是想和小哥哥交朋友?“當我們幫助孩子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之後,他就會感覺到我們對他的理解,這時候,我們再給予他引導和教育,他就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因為想和小夥伴交朋友而打人,那我們就要向他示範正確的相處之道,並告訴他:“如果你想和小夥伴交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他一起玩。“如此一來,孩子也就知道以後應該如何做了,他的攻擊性行為也會隨之減少。
不要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媽媽帶著兩歲的兒子去廣場上玩,當兒子看到了鄰居家的小朋友後,立即跑上前,使勁推了一下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對方推倒了,媽媽生氣地說:“你怎麼又推人呢?”然後,媽媽就對小朋友的家人說:“這孩子就愛打人,你家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
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這位媽媽一樣,會指責孩子的打人行為,還會當著他的面說他愛打人。其實,這是非常不妥的,因為這就好比是給孩子貼上了“愛打人”的標籤,只會適得其反,讓他變得越來越愛打人。
因此,我們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愛打人”的標籤,而應淡化自己內心的不滿,理解他處在這一敏感期的表現。
抓、扔、捏—喜歡抓軟東西、扔東西,用兩隻手捏東西
——給孩子一些安慰物,讓孩子盡情地“舞動”雙手,體驗手的功能
對於八九個月的孩子來說,軟軟乎乎的東西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如果我們給孩子兩樣東西,一樣是軟的,一樣是硬的,他一般都會去抓軟的。所以,孩子會對麵條、香蕉、果醬、泥巴等非常感興趣,喜歡去體驗那種“黏糊糊”的手感。
此外,孩子還非常喜歡扔東西,這在我們看來毫無意義,但是在他的眼裡卻是非常新奇而有趣的。因為,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不同物體被扔出去的狀態和聲音是不一樣的。
然而,很多媽媽總是以“太危險”、“太髒”、“會受傷”為藉口,不允許孩子去抓、扔、捏一些東西。
媽媽給10個月大的女兒喂香蕉,喂到一半的時候,她“哼哼“地撲向媽媽,用兩隻小手抓住剩餘的香蕉,然後用手使勁捏香蕉,結果她滿手都是黏糊糊的香蕉,還有一些掉在了衣服上、地板上。媽媽一邊抱著女兒往洗手間走,一邊對她說:“髒死了,髒死了。別捏了!“女兒根本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仍然低頭玩手中的香蕉泥。
當媽媽把女兒的手放到水龍頭下面的時候,女兒這才緩過神來,努力掙脫著,但由於力氣太小未能爭過媽媽。當她看到自己的小手被洗得乾乾淨淨時,突然放聲大哭。
當孩子發現原來的形狀因為他的抓捏而變成另外一種形狀時,他就會特別興奮,小腦瓜裡會想:哇,手真的好神奇啊!如果我們像案例中的媽媽一樣,阻止孩子去抓捏軟東西,破壞他正在享受的遊戲,就剝奪了他用手的自由,剝奪了他認識周圍事物的機會。
所以,我們不要拿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愛抓、扔、捏東西的行為,更不要阻止他,而是尊重他愛探索的本能,讓他親自體驗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質,從而增長見識、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