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晚上發燒怎麼辦

小孩半夜發燒, 家長們往往會顯得驚慌失措。 其實小孩由於身體機能還未完全成熟, 發燒發熱都是很正常的病症, 家長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1、孩子晚上發燒家長們不要驚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用體溫表給孩子測試體溫看看孩子發燒的程度, 然後再採取應對措施。

2、孩子體溫在38.5度以下的時候還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法就是用熱毛巾給孩子擦拭頸部, 腋窩, 手心, 腳心等處幫助寶寶降溫, 溫水擦身也是比較好的降溫辦法但是在半夜寶寶熟睡了不方便擦身的。 除了熱毛巾擦拭還可以用冷毛巾給孩子冷敷頭部,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防止發燒的時候燒壞寶寶的大腦。

3、家裡面應該備用一些孩子的退燒藥, 在孩子半夜發燒如果超過了38.5度以上的時候, 應該立即叫醒寶寶給寶寶服藥, 然後輔助進行上面所說的物理降溫法説明孩子降溫。 如果孩子半夜發燒到38.5度以上的時候吃退燒藥以後, 寶寶仍不退熱, 寶寶精神狀況不好的時候應該立即去醫院就以, 不要耽誤寶寶的病情, 以免引起其他的併發證。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回事

小孩半夜發燒通常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是非疾病因素, 小孩易受環境影響, 另一方面則是疾病因素。 下面為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小孩半夜發燒怎麼回事。

非疾病因素:小孩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

Advertisiment
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 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 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 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 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此外, 當小朋友有原因不明顯的發燒時, 驗尿檢查也是很重要的。 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頻尿、小便痛, 甚至於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現象。 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 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狀,

Advertisiment
所以非常容易誤診。 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為泌尿器官先天發育畸型, 例如腎臟的形狀不對、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不對等等, 需要以手術治療。

小孩半夜發燒注意事項

1、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 可為感冒、扁桃體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退熱藥物只能改善症狀, 無抗菌、抗病毒能力。 因此, 在使用退熱藥物之前應找出病因, 以免影響診斷, 耽誤治療。

2、退熱藥品種很多, 有單一成分的, 也有形形色色的複方製劑, 但主要有效成分卻相同或相似, 故不宜幾種藥品同時使用。 有些家長一聽某種藥物安全性好, 就喜歡給孩子加大劑量, 希望增加療效, 這種認識應當改變。

3、退熱藥劑量過大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

Advertisiment
甚至引起肝腎功能損害。 退熱作用過強會引起出汗過多, 體溫突然下降可致虛脫。

4、尤其是嬰幼兒發熱, 須依有經驗的兒科醫生處方用藥, 不可大意。 曾有報導, 應給予嬰兒幾滴對乙醯氨基酚滴劑退熱, 父母卻按兒童用量給予了一小勺, 結果引起了嬰兒嚴重的肝臟損害。

5、使用退熱藥後要適當多飲水, 這既是兒童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也有助於藥物的代謝與排泄, 以避免和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哪些退熱藥相對小孩安全

現在使用任何一種藥物都非絕對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和兒科醫生推薦使用的嬰幼兒退熱藥物主要有兩種成分: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具體的症狀來選擇。

兩歲以下兒童和普通發熱,

Advertisiment
通常選用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 對乙醯氨基酚退熱起效快, 控制體溫的時間大約為兩小時左右;副作用相對較少, 對胃腸道無明顯刺激, 對凝血功能也無顯著影響, 無腎毒性, 安全性較高;但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 即隨著劑量的上升療效上升, 因此要防止過量而引起肝臟的損害。

三歲以上且發生高熱, 可以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退熱相對平穩而持久, 控制體溫的時間大約可以持續6-8小時;對39℃以上高熱的效果較對乙醯氨基酚更強, 退高熱的效果大約可以維持4-6小時;副作用相對較少, 主要是輕度的胃腸道反應和轉氨酶升高, 偶可影響到凝血功能, 在脫水、血容量低、心輸出量低的情況下, 偶可發生可逆的腎功能損害;過量服用可能會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癲癇發作等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