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本書!再吃一個!再玩一會兒……寶寶就是不肯停手, 總是還要更多。 做父母的老是碰到這樣的狀況, 難免會著惱:寶寶為什麼這樣貪心?即便是事先約定好了, 到頭來也有可能耍賴, 是他的品質有問題嗎?遇到這樣的情況, 該如何處理呢?
小寶寶還沒有像成年人那樣的時間觀念, 以及“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的概念, 他的行事原則很自我, 完全憑自己的喜好行事。 如果正玩得高興, 父母叫回家、吃飯、洗澡、睡覺, 他當然不幹:“要再玩一會兒!”因為還沒有明晰的數量概念, 也還沒發展出完善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寶寶的情況各不相同, 即便是相似的表現, 背後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原因, 做家長的首先要找對原因,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在我看來, 大部分寶寶的問題, 都與家長對待他的方式有關, 所以首先需要做出改變的其實還是家長自身。 就表現為貪心這種行為而言, 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太受寵
這是絕大多數寶寶變得越來越貪心的主要誘因。
Advertisiment
家長修正:但凡已有約定, 都要嚴格遵守, 比如什麼時間睡覺, 每天看電視不可超過多長時間, 等等;沒有固定約定的, 要做出臨時性約定, 比如“再玩5分鐘就吃飯”、“果仁最後再吃1個”, 約定後也要嚴格遵守。
Advertisiment
·缺少愛
也有些寶寶, 總要東西, 玩的、吃的, 什麼都要, 可到手之後, 卻並不真的十分看重, 乍看之下好像就是被寵壞了的樣子, 但仔細觀察會發現, 驅使他們要這要那的, 其實卻是心中的欠缺感。 這樣的寶寶多半父母很忙, 不怎麼有時間陪伴他們, 其中不少父母又常常以給他們買東西來彌補心中的虧欠感;或者父母很嚴厲, 很少直接表現出對他們的愛。 寶寶對愛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 轉而訴諸其他外部的途徑, 甚至會產生“如果我要什麼都給的話,
Advertisiment
家長修正:在這種情況下, 所要做的首先不是去處理寶寶貪心的表面現象, 而是直接地訴諸他的真正需求——多花點時間陪伴他, 和他一起做他喜歡的事(但不要特別買東西給他), 直接向他表達父母的愛。 寶寶的心就好像一個杯子, 當杯中空空時, 他就很難表現出恰當的行為舉止, 做父母的就要用關愛為他添滿杯子。 解決根本問題後, 再對他的行為加以引導, 就會事半功倍了。
Tips:即便是擁有充足關愛的寶寶, 也會對愛有深切的渴求。 有時候看起來好像他是在故意搗亂, 比如晚上到了時間卻不肯睡覺,
Advertisiment
每個家長都會碰到寶寶耍賴的情形, 常常為此頭痛不已;而能否恰當地處理, 還會影響到寶寶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 除了上文所說, 要體諒到寶寶的心理需求, 以及家長本身要態度堅定之外, 還需要一些技巧來説明處理這一類的問題。
·引導寶寶清晰表達主張
年幼的寶寶在不如意時, 往往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此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讓他停止哭鬧, 告訴他說:“寶寶這樣哭的話,媽媽就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麼。所以你先別哭,想要什麼慢慢說,說清楚。”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或持續哭泣不肯說話的寶寶,父母可以先幫他把想法說出來:“媽媽知道,寶寶是想要……,對嗎?”被說中了心事的話,寶寶一般都會停止哭鬧,至少能停止一小會兒,這就為下一步的協商奠定了基礎。
·對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告訴他說:“寶寶想要……,媽媽知道,媽媽能理解。”這樣寶寶就不會覺得父母是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而是會感覺媽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還可以再細緻一點,比如說:“寶寶還想吃獼猴桃,獼猴桃真的很好吃呀!”自己的感受獲得認可的話,寶寶的心態就會放鬆一些,更容易接受進一步的引導。
·對自己的主張進行說明
用寶寶能理解的方式,簡明扼要地說明自己的意見。比如說:“雖然還很想和小汽車玩,可是天已經黑了,小汽車也要睡覺了。只有晚上好好睡覺,明天醒來以後,才有力氣痛痛快快地玩呀!”不需要說太多、太複雜的內容,不然寶寶反而不容易理解,就更談不上合作了。
·提供寶寶選擇的餘地
不要試圖一下子打消寶寶所有的“貪心”,給他留些餘地的方案,更容易被他接受。這就是很多家長都會說:“最後再來一次哦!”“再玩5分鐘就……”但有時候即便有了這種約定,寶寶還是不肯遵守。此時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提供給寶寶一些另外的選擇:“或者再玩小汽車5分鐘睡覺;或者現在就上床,媽媽可以在你睡覺前,給你講一個故事。”
·不厭其煩地反復協商
寶寶其實很好玩的,即便一時答應了,很可能馬上又會反悔。比如已經選擇說要“現在就上床,媽媽給講一個故事”,可是馬上又會堅持“還要再玩一會兒小汽車”。好像很沒信用的樣子,其實他只是很真實地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是故意反悔。父母遇到這種情形,就反反復複地跟他重複協商過程就好了。把這種反復的過程,視作在為寶寶做協商技巧的練習,在培養協商的習慣。
告訴他說:“寶寶這樣哭的話,媽媽就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麼。所以你先別哭,想要什麼慢慢說,說清楚。”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或持續哭泣不肯說話的寶寶,父母可以先幫他把想法說出來:“媽媽知道,寶寶是想要……,對嗎?”被說中了心事的話,寶寶一般都會停止哭鬧,至少能停止一小會兒,這就為下一步的協商奠定了基礎。·對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告訴他說:“寶寶想要……,媽媽知道,媽媽能理解。”這樣寶寶就不會覺得父母是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而是會感覺媽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還可以再細緻一點,比如說:“寶寶還想吃獼猴桃,獼猴桃真的很好吃呀!”自己的感受獲得認可的話,寶寶的心態就會放鬆一些,更容易接受進一步的引導。
·對自己的主張進行說明
用寶寶能理解的方式,簡明扼要地說明自己的意見。比如說:“雖然還很想和小汽車玩,可是天已經黑了,小汽車也要睡覺了。只有晚上好好睡覺,明天醒來以後,才有力氣痛痛快快地玩呀!”不需要說太多、太複雜的內容,不然寶寶反而不容易理解,就更談不上合作了。
·提供寶寶選擇的餘地
不要試圖一下子打消寶寶所有的“貪心”,給他留些餘地的方案,更容易被他接受。這就是很多家長都會說:“最後再來一次哦!”“再玩5分鐘就……”但有時候即便有了這種約定,寶寶還是不肯遵守。此時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提供給寶寶一些另外的選擇:“或者再玩小汽車5分鐘睡覺;或者現在就上床,媽媽可以在你睡覺前,給你講一個故事。”
·不厭其煩地反復協商
寶寶其實很好玩的,即便一時答應了,很可能馬上又會反悔。比如已經選擇說要“現在就上床,媽媽給講一個故事”,可是馬上又會堅持“還要再玩一會兒小汽車”。好像很沒信用的樣子,其實他只是很真實地在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是故意反悔。父母遇到這種情形,就反反復複地跟他重複協商過程就好了。把這種反復的過程,視作在為寶寶做協商技巧的練習,在培養協商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