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怎麼降溫

發燒39度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已經算是高燒了, 如果小孩發燒達到了39度爸爸媽媽們應及時帶小孩進行就醫, 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 則需要時刻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 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 那麼, 引起小孩發燒39度的原因有哪些?爸爸媽媽如何在家給寶寶物理降溫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解答。

小孩發燒39度的原因

發熱的原因有很多, 體溫39度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極為容易引起兒童驚厥, 故如果發現小孩體溫過高, 到了39度應該立即送去大夫處進行治療,

Advertisiment
小孩發燒的常見的原因一般為:

1.感染性發熱:各種病原體, 如病毒, 細菌, 支原體, 衣原體等感染, 可引起發熱.此種原因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發熱原因.

2.非感染性發熱:無菌性炎症可引起發熱.如手術後組織損傷, 內出血, 大血腫, 大面積燒傷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 肺等內臟壞死的發熱.癌症, 腫瘤也可引起全身發熱.

3.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由於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影響正常的體溫調節過程, 使產熱大於散熱, 體溫升高, 多為低熱, 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其他表現.

4、身體有炎症或是著涼引起。 體溫參照表:低熱37.3-38℃;中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別說已經到了高燒界限的39度, 爸爸媽媽們就算看到孩子小臉燒得紅彤彤,

Advertisiment
渾身滾燙, 就已經是一件很緊張的事情了。 小孩發燒39度爸爸媽媽究竟該要怎麼辦才好?

如果寶寶發燒在38.5℃以下, 爸媽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方法, 例如頭部冷濕敷;超過38.5℃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但是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 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 都應及時治療。

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藥物退熱, 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 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 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 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

Advertisiment
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 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 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 可口服退熱藥。

小孩發燒39度怎麼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可以避免很多因不可遇見的用藥過敏或者避免部分藥物帶來的副作用的影響, 家庭用得最多的針對小孩發燒到39度使用的物理降溫主要有: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 折好置於前額, 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 排出袋內空氣, 壓緊袋口, 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

Advertisiment
多擦洗皮膚, 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 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 擦浴四肢和背部。

5、補充充足的水分, 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 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 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 增加尿量, 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 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 以免刺激皮膚, 影響皮疹透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