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孩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謠言

每當遇到孩子發燒, 家長就不淡定了。 火急火燎的往醫院跑, 要麼就是自己趕快給孩子喂點藥, 總想把這燒一下子給“澆滅”。 因為很多家長認為, 發燒很可怕, 嚴重的話會“燒壞”孩子的腦子。

而事實上, 發燒不是一種“病”, 它只是其它疾病的外在表現, 是疾病的一種症狀。 其實發燒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這些謠言!

謠言1:發燒是一種病, 對身體有害

發燒的機制是:免疫系統調節身體溫度, 以幹掉入侵的病毒。 所以, 發燒並不是一種“病”, 它只是人體的一種防衛反應。

發燒對身體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導致發熱的病因,

Advertisiment
而非發燒本身。 所以, 一旦孩子出現發燒, 首先要儘快明確病因。

謠言2:發燒會“燒壞”腦子

有的孩子在高燒過後會出現智力損傷、肢體運動障礙等後遺症, 所以就認為是發燒“燒壞”了腦子。

事實上, 並不是發燒將腦子“燒壞”了, 而是由引起孩子發燒的疾病導致的。 比如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 這類疾病臨床表現為發燒, 如不能及時診治, 可能會造成腦的損害, 留下後遺症。 但這並不是“發燒”本身“燒壞”腦子的, 是顱內感染引起的, 而發燒和“燒壞”腦子也都是由於顱內感染引起的。

謠言3:“捂汗”能退熱

孩子發燒時, 末梢迴圈變得較差, 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 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

另外, 幼兒體溫調劑機制很弱, 包裹的越嚴,

Advertisiment
體溫上升的越快, 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 且將孩子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 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

謠言4:酒精擦浴降溫

孩子發燒並不嚴重的時候, 可以選擇物理降溫。 但是, 酒精擦浴並不可取。 因為幼兒的皮膚薄嫩, 皮膚通透性較強, 發燒處於高溫持續狀態時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 毛孔張開, 對塗在皮膚表面的酒精有較高的吸收和透過能力, 因此酒精經皮膚更容易吸收, 可能會導致孩子酒精中毒。

正確方法:如果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 且精神還好, 可洗溫水澡助身體散熱。 但洗澡的時候要注意調節好室溫(最好在25℃左右), 水溫可比體溫低一兩度, 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如果不便洗澡, 用溫水擦身也行。

Advertisiment
但無論是用溫水洗浴或擦身, 都要注意避風, 隨後迅速擦乾全身並換上乾爽的衣服, 以免著涼。

謠言5:一旦發燒, 馬上喂藥

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燒, 就馬上給孩子服用各種退燒藥。 一般來說, 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 建議還是以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考慮吃退燒藥。

若服用退燒藥後孩子體溫還是沒下降, 也不要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 退燒藥起效一般需要半個到一個小時, 間隔4-6個小時之後才能再次服用退燒藥。

謠言6:輸液能更快退熱

很多家長會認為, 輸液退熱的效果更好, 但其實, 兒童發熱原則上不給予吊針。

目前兒童口服的退燒藥布諾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服用後30分鐘就能起效,

Advertisiment
起效並不比打點滴慢, 更重要的是這些口服退燒藥副作用小, 比較安全。 而一些退燒針劑, 可引起腸胃黏膜損傷, 如果注射劑量過大, 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迅速下降, 易引起虛脫。

謠言7:高燒一定要先看醫生再處理

一些家長對於高燒特別慌亂, 擔心是某種嚴重的疾病, 不敢給孩子服用退燒藥, 怕影響醫生的判斷。

退燒藥一般不會影響醫生對孩子疾病的判斷。 對於已經高燒的寶寶, 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 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 因此, 在未見到醫生之前也一定要積極給孩子降溫。

提醒: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一旦發燒還是儘早就醫, 不能隨便給孩子亂用藥, 過程中可先物理降溫。

Advertisiment

謠言8:燒退代表病癒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 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 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 並不等於疾病痊癒。 只有祛除病因, 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 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小編說說:其實發燒並不可怕, 它只是“披著狼皮”的“羊”, 看上去比較嚇人而已。 而真正需要在意的, 是這只“羊”背後的那只真正的“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