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想像發展的特點

兒童在上小學前, 通過遊戲、繪畫、音樂以及聽故事等活動, 已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但這時的想像往往具有無意性、直觀性、片斷性和模仿性, 有時與現實分不清或與現實脫離,上小學後, 在教育影響下, 隨年齡、知識經驗的增長, 小學生想像力的發展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想像富於模仿性, 但創造性成份日益增長。 在整個小學階段, 總的來講兒童想像的複雜性、概括性、邏輯性水準是不高的。 尤其是低年級兒童的想像, 往往是模仿過去曾經看見過的東西, 是實在事物的簡單重現。 比如, 會重複大人給他們講過的童話故事,

Advertisiment
但還不太會補充發揮, 創造加工的成份較少。 這時的想像是零散的, 缺乏邏輯性, 內容也比較簡單貧乏。 中高年級的學生講述故事時, 已能從已有的知識經驗中概括出新的, 甚至編出別出心裁的情節。 也就是說, 他們不僅能將看到的、聽到的事說出來, 而且還增強了想像的概括性、邏輯性, 想像內容也較前細緻豐富了, 並能在詞的水準上進行生動形象的聯想,總之, 小學兒童的想像由粗到細、由簡到繁、由靜態向動態方向發展。 這種發展過程, 是以知識增加、語言豐富和想像組合能力的提高為基礎的。

2,想像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長。 想像的有意性、目的性是指能按教師的教學目的要求產生符合教材內容的想像。

Advertisiment
如命題作文, 要求孩子們按照一定的命題去構思, 確定主題、範圍、內容和層次結構, 有意地選擇形象、情景, 合理佈局, 這就需要他們按照作文的主度, 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想像。 又如兒童繪畫, 學齡前兒童常常邊畫邊想, 畫上一樣再加一樣, 直到畫滿為止。 但小學生的繪畫則有預定的目的, 根據目的再考慮畫面的構圖。 所以, 要提高孩子的想像力, 就要注意發展他們的隨意想像, 逐步增強想像過程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性。

3,想像更富於現實性。 小學低年級兒童由於知識經驗缺乏, 他們的想像往往有許多東西是脫離實際的, 如作文中描寫天氣, 不管當時天氣如何, 總愛用”朝霞滿天”、”陽光燦爛”、“晴空萬里”、‘白雲朵朵,等詞語來形容。

Advertisiment
描寫人物外貌時, 總愛用”濃眉大眼”、”紅紅的臉蛋”、”黑黑的頭髮”來形容。 事實上有的是套用, 與現實差距較大。 到了中高年級, 他們的想像才能較確切地反映現實事物。 一、二年級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 看動畫片、木偶戲等, 而中高年級學生則逐漸變得更喜歡聽英雄故事、看探險小說和反映解放軍戰鬥生活的故事片及反特片。 因為這些內容較童話更接近現實, 更接近學生所喜愛、嚮往的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