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用於培養孩子合適的興趣愛好
比如上興趣班, 到圖書館買書等。 同時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這些花費使用的是壓歲錢。
引導孩子用壓歲錢為父母等長輩購買小禮物
增加親情, 培養孝心和感恩之心。 或者指導孩子捐出部分壓歲錢説明有困難的人, 一年中能至少用壓歲錢做一件善事。
培養孩子儲蓄的意識
當小孩拿到壓歲錢時, 父母別只是說“幫你存起來”, 而是要親自帶小孩去金融機構存錢,要讓小孩看到儲蓄的金額。
Advertisiment
打理壓歲錢的核心
建立物權
首先, 我們要明確:壓歲錢是屬於孩子的。 理論上, 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用, 爸爸媽媽不能強迫孩子把錢用在他不認同的地方。 “物權”的建立非常重要, “私有財產”是現代經濟社會的基礎, 也是財富管理的基礎。
特別提醒:千萬不能騙孩子說, 壓歲錢幫你存著, 結果卻花掉了。 跟孩子說, 壓歲錢幫你存著, 直到你長大以後全部給你用……其實也不合適, 因為這就讓孩子失去了自己理財的機會。 爸爸媽媽應該教給孩子、啟發孩子, 怎樣處理自己的錢。
Advertisiment
管理“欲望”
錢可以換到想要的東西, 但錢的數量有限。 不妨列個清單, 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寫下來, 看看壓歲錢夠不夠呀?如果不夠, 那就得有取捨。 哪些是最想要的, 哪些是可以放棄的, 這就是“欲望”的管理。
特別提醒:可能有些爸爸媽媽說到“理財教育”就直接跳到“儲蓄”“投資”上去了, 其實不是的。 對孩子來說, 錢與物的交換是理解財富的基礎, 而“欲望管理”則是學習管理財富的基礎。 我們肯定不想培養一個守財奴, 對不對?合理地、有創造性地花錢也很重要。
讓孩子接觸“理財”
告訴孩子:錢不僅能換到東西, 還可以“生出小錢”。 聽起來很神奇, 簡單解釋就是:把錢存在銀行, 或換成基金、股票等資產, 就會產生利息或投資收益——“生出小錢”。
Advertisiment
先讓孩子點數收到的壓歲錢總數, 然後拿出計算器, 就按照國債收益4%來算吧, 讓孩子具體地感知一下, 如果把壓歲錢換成國債, 一年以後能生出多少“小錢”。
>>推薦閱讀:寶寶鼓鼓的紅包 要不要幫他花掉呢?
小孩子很難理解抽象概念, 一定要給他非常具體的數字, 他對這件事才會有切實感受。 他就會自己去想:如果我第二年繼續買, 會生出更多的“小錢”嗎?投資理財中最重要的“複利”這個概念, 開始在他小小的頭腦裡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