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寶寶學數學從比大小開始

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是的!數學能力是人類智慧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 人類認識自然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認識自然界的各種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 並通過利用這些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改造自然。 一個不具備優秀數學能力的人是無法進入未來的高科技社會的。
學習數學從比大小開始
通常我們會由報數字、數數的歌謠、手指歌等來引導幼兒學習數學。 事實上, 除了認識數位的訓練外, 大小概念的培養也是數學的重要內容。 借著對大小的區分, 孩子能理解量的概念、量的變化,

Advertisiment
使數學變得生動, 更對日後幼兒推理、判斷、學習有很大助益。
大小概念的形成, 要推溯至嬰兒時期。 由於視覺能力的成長, 對物體深淺、黑白、強弱光線乃至於大小的概念, 約至六個月時已有初步建立。
一、大小概念的內容
物體大小、多少、長短、高矮、厚薄。
物體的形狀。
排序:比如按照高矮、大小、厚薄、長短等順序或逆序排列。
方向:大小、左右、中間。
數位的集合與分解。
簡單地測量、比較大小的方法。
二、教孩子比大小的誤區
不要直接灌輸
數學學習是抽象、複雜的過程。 很多家長教孩子認識大小時都會採用直接灌輸的方式, 即直接告訴孩子某個大, 某個小, 然後讓孩子記住。 表面看來孩子是知道了, 實際卻沒有真正理解。 一昧地記誦公式、強迫記憶,
Advertisiment
不但無法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更容易使日後對數學造成心理壓力, 故要小心輔導。
數學≠運算
數學是個很大的範圍,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加、減、乘、除, 以及1、2、3、4只是數學的極小一部分。 對於小小孩而言, 量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由於幼兒大腦的發展, 屬於具體思考期, 因此教孩子數學的理想方式, 便是先從數的量上比較大小、多寡, 在日常生活中配合直接有形的操作, 來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比大小, 不要限定標準答案
由於幼兒自我中心強, 所以, 在大小的辨別上, 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來決定, 如何去輔導常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首先, 不要設限標準的答案;其次, 不要拒絕孩子有其他的回答;再者,
Advertisiment
運用實際操作經驗來引導, 最後, 允許孩子一再嘗試。 大小和相等不同的概念, 約略至五歲孩子有了較為成熟的發展表現, 可以辨別大小的差異, 也能理解相等的意義。
三、給孩子六個機會學習比大小
讓孩子親身經歷數字的生活,他就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學會, 並對數學產生興趣, 理論化的教育和無趣的數字遊戲, 只會讓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感。
機會一:讓孩子記住與自身有關的資料
1、早早告訴孩子自家的地址和電話號碼以及自己的年齡。
2、給孩子稱重時, 讓孩子比較公斤與斤、重與輕。
3、學會穿多大號碼的衣服, 並且能判斷那件合身和那件不合身。
機會二:大人每次在準備做飯時, 要倒水、量米、讓孩子們參與。
1、倒米時讓他也拿個木勺子在鍋裡攪拌。
Advertisiment

2、讓孩子看你是如何調控微波爐溫度的高低。 記住要警告孩子食物太燙不能摸不能吃。
機會三:事實上, 小小孩子也可以摸錢、數錢、存錢、和在大人督導下花錢。
1、領孩子逛商場告訴他們買東西必須付多少錢, 打折可以節省多少錢。
2、隨著孩子長大,當他們做家務活時給他零用錢, 讓他們開始學會工作掙錢。
機會四:日常生活會給孩子提供極好的機會來練習數學技能。
1、你在牆中間掛一幅畫時, 讓孩子幫你看是否掛正。
2 、你要修理某件某品, 可以讓孩子幫助做點事, 像拿大大小小的釘子、螺絲和工具。
3、和孩子一起設定鬧鐘的時間。
機會五:通過遊戲來學習
1、孩子可以對著鐘跑步或者測量他打一個球或扔一個球的距離。
Advertisiment

2、和孩子一起跳繩, 邊跳邊數個數。
機會六:當孩子在玩過家家時, 他們常常創造與現實生活一樣的處境。
1、別忘了數學概念也涉及在遊戲裡,孩子在玩搭積木的同時會學到比大小。
2、教孩子查公車時刻表, 或長途開車要多少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