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寶寶的智力需要刺激

在我們看來, 剛出生的小嬰兒都是吃飽了就睡, 餓了醒來或者拉了大小便後就會哇哇大哭, 但其實, 就是在剛出生的最初幾個月, 他們的各種感覺卻以驚人的速度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每天都在給新爸爸媽媽們帶來著驚喜。 兒科醫生表示, 這段時間內爸爸媽媽如果能抓住小寶寶各個時期發育的特點, 並給予他們各種良性的刺激, 就能幫助他們的大腦儘快地建立起良好的智力系統。


一、觸覺刺激
應該在寶寶餐後1小時進行撫觸, 或選擇在寶寶沐浴後或穿衣服時, 每天撫觸2~3次, 每次15分鐘左右
小寶寶的皮膚觸覺非常敏感。

Advertisiment
他們都非常喜歡媽媽的溫柔撫觸, 通過撫觸, 不僅可以讓小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 並和媽媽建立起愉快的依戀關係, 而且撫觸還可以刺激新生兒皮膚感受點, 促進觸覺神經細胞和中樞的聯繫, 從而促進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所以, 新媽媽們應該每天多點跟小寶寶進行“皮膚交流”。
撫觸時應該在寶寶餐後1小時進行, 可以選擇在寶寶沐浴後或穿衣服時, 每天撫觸2~3次, 每次15分鐘左右, 當寶寶覺得疲憊、饑渴或煩躁時則不宜進行, 撫觸前將室溫調到25℃以上, 並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來調節氣氛, 媽媽雙手搽一些嬰兒潤膚油潤滑雙手, 在撫觸按摩時, 力度要適中, 同時用安慰性語言和親切的目光與寶寶進行交流,
Advertisiment
使寶寶在撫觸時能處於安靜、愉悅的狀態。
另外, 給小寶寶換完尿片後, 也可以給他一些皮膚接觸, 用溫暖的手輕輕地拍拍他的小屁股, 讓他感受到媽媽溫暖的體溫。 平時也可以經常用手揉揉寶寶的小手和小腳丫, 促進末梢的血液迴圈。 撫觸是隨時隨地進行, 不一定必須全身同時進行。
二、視覺的刺激
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容易被色彩鮮豔(如紅色)、有強烈黑白對比的顏色吸引
視覺的成熟相對比較慢,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 周圍的事物大多是模糊的, 然而, 在不同的時間, 寶寶對色彩的感知也是不同的, 爸爸媽媽應該要抓住每個時期的特點給予適當的刺激, 以促進寶寶腦部的發育。
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容易被那些色彩鮮豔(如紅色)、有強烈黑白對比的顏色吸引。
Advertisiment
因此, 媽媽可以拿一些紅球或黑白相間的幾何圖案、人物頭像等, 舉到距離寶寶臉上方大約20釐米處, 搖動紅球以吸引小兒注意, 然後將球從小寶寶頭的一側向中央, 再向頭的另一側(180°)慢慢移動, 來吸引小寶寶的追視, 以訓練他們頭部和眼睛的活動。 隨著寶寶的視覺神經對彩色的東西變得越來越敏感, 視覺範圍也隨著月齡慢慢擴大,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就可以慢慢對寶寶進行色彩感知度和認識度的培養了。 比如, 爸爸媽媽可以給小寶寶的嬰兒房塗上溫馨美妙的色彩, 在小寶寶的視線範圍內擺放些色彩鮮豔的彩球、彩色玩具等, 給小寶寶的床單被套換上溫暖的色彩等,
Advertisiment
這不僅可以對寶寶的視覺進行刺激, 而且對大腦的發育也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隨著小孩長大, 也可以帶小孩到戶外進行更多的視覺訓練。
三、語言的刺激
兩三個月開始寶寶發出“咿呀”之聲的時候, 家人也應以“咿呀”之聲作出回應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還沒到說話時就可以不用跟他聊天, 其實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一個累積漸變的過程, 需要多一些語言環境的刺激, 才能讓小寶寶在潛意識狀態下發展認知和與人交往的情感。
在小寶寶還是兩三個月開始發出“咿呀”之聲的時候, 家人也應以“咿呀”之聲作出回應, 見到回應後, 小嬰兒會非常興奮, 繼續重複發音。 經常頻繁地對著他講話, 這些聲音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可以鍛煉小寶寶的語言聽覺能力。 同時, 也可為小寶寶購置一些色彩鮮豔、能發出聲音的小玩具, 訓練他的聽覺和語言感受能力。
當寶寶七八個月大的時候, 他們已經可以聽懂大人說的話了, 這時爸爸媽媽在刺激寶寶語言時就應該將聲音與具體的事物聯繫在一起。 如教他指著說“爸爸”、“媽媽”、“寶寶”, 看到他對某件物品感興趣, 可以用手指指著告訴他這是什麼, 如“球球”、“熊熊”等, 以幫助他們建立起具體事物與詞彙之間的聯繫。 當寶寶開始學說話時, 父母也可設置多一些交流的情景, 刺激他來模仿你說話, 對寶寶“啊啊”用手指的示意要求, 不要立即給予滿足, 而是要訓練他開口說“要”。
總之, 爸爸媽媽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吃飯、遊戲等方式, 隨時和寶寶進行交流溝通,有意識地創造刺激寶寶說話的語言環境,但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與寶寶的眼神交流,說話時一定要注視著他,表情要盡可能豐富,聲音要儘量柔軟溫和,語調要緩慢誇張,這樣傳遞給他們的不僅是詞彙,更重要的是刺激寶寶大腦語言中樞的發育。
四、味覺的刺激
添加的味道只是嘗試,不作為長期進食的基礎,平時添加的輔食以清淡為主
寶寶長到6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要開始為他們添加輔食了,讓寶寶開始嘗各種味道的食物,如果添加過晚,則可能會由於刺激不夠,導致孩子長大後味覺弱化,或拒絕某種味道。
在各種味道的刺激中,小寶寶首先接觸到的是微微的甜味,如母乳或牛奶。在甜味之後,小寶寶會接觸到鹹味,如在粥里加一點點的鹽,看看小寶寶的反應,可能剛開始他會有一些排斥,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用因為小寶寶一開始排斥就不再嘗試了,而是可以先讓他嘗試一點點,然後再慢慢添加,但是要注意一點的是,鹽的添加量不宜過多,因為這個時候小寶寶的臟器發育還尚未完善,一下子就添加過多的話,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而且可能會導致成年後的高血壓問題等。之後,再到酸、辣、麻、苦的順序逐一添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添加的味道可以說是嘗試,但不作為長期進食的基礎,平時添加的輔食也是以清淡為主,1歲前是不常添鹽的,更不用說苦、辣,等等。

隨時和寶寶進行交流溝通,有意識地創造刺激寶寶說話的語言環境,但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與寶寶的眼神交流,說話時一定要注視著他,表情要盡可能豐富,聲音要儘量柔軟溫和,語調要緩慢誇張,這樣傳遞給他們的不僅是詞彙,更重要的是刺激寶寶大腦語言中樞的發育。
四、味覺的刺激
添加的味道只是嘗試,不作為長期進食的基礎,平時添加的輔食以清淡為主
寶寶長到6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要開始為他們添加輔食了,讓寶寶開始嘗各種味道的食物,如果添加過晚,則可能會由於刺激不夠,導致孩子長大後味覺弱化,或拒絕某種味道。
在各種味道的刺激中,小寶寶首先接觸到的是微微的甜味,如母乳或牛奶。在甜味之後,小寶寶會接觸到鹹味,如在粥里加一點點的鹽,看看小寶寶的反應,可能剛開始他會有一些排斥,不過這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用因為小寶寶一開始排斥就不再嘗試了,而是可以先讓他嘗試一點點,然後再慢慢添加,但是要注意一點的是,鹽的添加量不宜過多,因為這個時候小寶寶的臟器發育還尚未完善,一下子就添加過多的話,容易造成腎臟的負擔,而且可能會導致成年後的高血壓問題等。之後,再到酸、辣、麻、苦的順序逐一添加。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添加的味道可以說是嘗試,但不作為長期進食的基礎,平時添加的輔食也是以清淡為主,1歲前是不常添鹽的,更不用說苦、辣,等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