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骨骼發育的秘密
骨骼是這樣發育的…骨骼並不是整體發育成長的, 而是位於長骨兩端的帶狀軟骨部分反復分裂而形成不斷成長, 骨骼的密度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慢慢地增長, 一直到二十多歲, 然後慢慢地減少。 骨骼的成長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有的孩子可能在小學的時候就完全發育成長好了, 軟骨部分已經完全硬化, 身高的生長發育也隨之停止。
瞭解骨骼的組成骨骼就像一座建築物的鋼筋支架一樣, 支撐著我們的身體。 骨骼的主要成分是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無機鹽主要是鈣鹽, 它們賦予骨骼以硬度;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
Advertisiment
寶寶的骨骼中各種成分的比例與成人有所不同。 成人的骨骼中, 有機物約占1/3, 無機鹽約占2/3;而寶寶的骨骼中有機物和無機鹽各占一半。 所以, 寶寶的骨骼特點是較柔軟、富於彈性、韌性好, 但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而發生變形。
顱骨發育顱骨隨著腦的發育而增長。 顱骨發育的優劣可用頭圍的大小、顱縫和囟門閉合的遲早等標準來衡量。 頭顱在胎兒孕育期雖已成形, 但沒有完全長好, 還處於軟骨及膜化骨狀態, 用手觸摸可以摸到柔軟的陷窩區, 即前囟門和後囟門。
一般後囟門在出生三個月鈣化閉合。 前囟門在出生18個月前鈣化閉合。 此時兩處為平坦或略高於邊緣骨表面的現象都是正常的。
Advertisiment
脊柱發育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幾乎是垂直的, 而不像正常成人的脊柱呈“S”形, 具有頸、胸、腰和骶四個生理彎曲。 脊柱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出現是在寶寶3個月左右抬頭動作發育後, 第二個彎曲“胸椎後凸”的出現是在寶寶6個月會坐後, 1歲左右寶寶開始行走時出現第三個彎曲“腰椎前凸”。
人的坐、站、行也就是這樣形成的。 脊柱生理性自然彎曲直到6~7歲才被韌帶固定。 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 脊柱的增長快於四肢。
POINT:寶寶的動作發育要與脊柱的發育相適應,
Advertisiment
四肢骨骼發育肢體長骨結構分骨幹、骨骺和幹骺端三個部分。 在寶寶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 骨的生長在長骨兩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軟骨板內不斷進行, 從而使骨的長度逐漸增長, 身高也隨之增長。
新生兒的四肢外觀就像成人的雛形, 但本質上又有不同。
寶寶四肢的長骨柔軟性大;關節間隙處可殘存部分未完全分化成熟的組織;
長骨二端組成關節區以外, 在骨端與骨幹連接區有一特殊的軟骨稱之為骨骼成長板, 是長骨向縱向增長的源泉;
長骨的骨外衣稱之骨膜, 很厚, 且有豐富的血液, 是長骨增粗的源泉。
良好生活習慣鑄就完美骨骼!嬰兒期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Advertisiment
媽咪可以利用上述的這些因素, 通過後天的努力調整寶寶的骨骼和骨質。 從寶寶生下來以後, 媽咪就要多留意寶寶的骨骼、關節方面的健康狀況, 同時時刻觀察播報的精神狀態, 説明寶寶鍛煉出一身結實的骨骼。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個體差異, 骨骼和關節的發育也千差萬別, 媽咪不必太擔心, 每個寶寶都有適合自己的成長規律。 雖然寶寶的成長需要媽咪時刻注意, 但不需要整日擔心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