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寶貝美德--誠實篇

“誠實”是指實實在在、不虛假。 對幼兒而言, 無論是“誠實”、“實在”或“不騙人”, 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 因此, 如果把這些字眼直接套在幼兒身上, 用來形容他們是非常不適合的。 但是, 幾乎每一位父母或成人照顧者, 只要孩子一涉及不誠實、騙人行為時, 大部分的父母及照顧者都會馬上陷入極度的焦慮、驚惶, 孩子也在我們的言行舉止中, 讀到成人的情緒、好惡, 同時也展開他們反應這些現象的社會性道德行為。

大人愈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孩子愈是誠惶誠恐、不知所措;愈是嚴厲的教條規範, 愈容易觸動孩子自我防衛的按鈕,

Advertisiment
如果放輕鬆些、隨機引導“誠實”美德的空間, 就會更順暢、圓滿。

有安全感才能培養誠實美德

照顧嬰幼兒的成人, 一定要掌握互信互愛的教養品質。 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的力量引導孩子。 自我價值感發展順利的孩子, 充滿自信心、安全感;對人、對事、對物充滿向上、積極、樂觀的態度, 更能與人互動出“不撒謊”的空間。

若從小被撒下“誠實”美德的種子, 榮譽感、自信心油然而生, 與人互信互賴的關係也會很穩定, 長大後自然會是堂堂正正的人。 沒有被猜忌、被懷疑的顧忌, 人際關係、社會發展、情緒發展都會有最佳的延伸。

孩子不誠實的原因

通常幼兒會說出不誠實的話, 或做出不實在的舉動,

Advertisiment
多半沒有惡意, 而是因為有下面幾種理由:

1.豐富想像力:三四歲的幼兒, 語言的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展現, 但認知能力並沒有發展到能清楚區分“真實”與“幻想”。 幼兒的想像創造力奔放, 時而有一些誇大、虛構, 或喜歡告狀、誣告別人的語言出現, 此時多半父母都會很焦慮、納悶孩子的行為。 雖然這不是“撒謊”行為, 但孩子常在不知不覺, 或成人的疏忽中, 無形會贊同或默認, 導致發展成說謊的行為。

2.為了要引起注意或重視:自信心不足、安全感不夠的孩子, 通常會用較浮誇、虛構的語言、行為, 藉以吸引成人照顧者的關注。 因此, 審慎觀察幼兒各階段的需求及適度滿足孩子的個別需求也很重要。

3.成人不當的管教態度:成人的管教態度過於嚴厲,

Advertisiment
動輒得咎、幼兒也會無所適從, 往往達不到成人所要求的規範, 無論是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 甚至是其它日常生活的各種能力。 孩子都有個別差異, 太過嚴謹的教養教規的要求, 再伴隨體罰、言罰、心罰, 反而讓孩子小心翼翼、察言觀色, 學會用說謊來掩飾行為、保護自己。

另外, 父母的教養態度不同, 為了贏得父母歡心、或逃避較嚴厲者處罰, 孩子也常有隱瞞事實、掩飾內心情緒的行為。 而大人太過放縱、放任的教養風格, 自以為非常尊重孩子, 在孩子犯錯時, 還不願承認孩子的錯, 甚至還替他自圓其說。 其實孩子有雙雪亮的眼睛, 當他發現父母可以協助、逃避責任時, 孩子將會誤認這樣的行為是對的, 而不斷用相同的模式,

Advertisiment
最後造就了撒謊行為。 所以, 父母正確、一致的教養態度, 對培育誠實美德非常重要。

4.幼兒模仿成人的行為:孩子在生活環境中不斷模仿, 成人偶爾出於善意拒絕別人好意邀約的舉止言行, 一不小心烙印在孩子心裡, 潛移默化中, 孩子學會了這種技巧, 孩子找到適當的時機就演練出來。 父母言傳身教, 對孩子影響很大, 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

美德養成是長期孕育的結果

“美德”深入人心, 能夠成為人格的一部分, 是在環境中長期孕育、薰陶的成果。 因此, “誠實”不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