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小兩面派

有家長問老師:“我的寶寶, 在家裡不吃蝦、不吃魚, 可我看他在幼稚園什麼都吃啊。 老師, 你到底用什麼辦法讓他吃下去的?”也有家長說:“我家的寶寶, 老師講的話像聖旨, 家裡人說的話像耳邊風!”幼稚園老師真有那麼大的本事, 或者說真有那麼大的威信嗎?當然不是。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抱怨寶寶只聽老師的話, 不聽家長的話, 這真的是寶寶兩面派嗎?

Advertisiment

也許是吧, 但我要說一句:會耍兩面派的寶寶很聰明!為什麼呢?因為他識時務, 他會觀察, 會用不同的態度對待不同的人, 他的情商很高。 所以, 關鍵問題不在於寶寶耍不耍兩面派, 而在於家長和教師如何來引導, 如何來教育。
姜穎老師觀點:
說說我們老師給寶寶是什麼感覺吧, 家長對照一下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了:
1、 老師說不可以的事情就一定不可以, 沒得商量, 不可能討價還價。
2、 老師說要完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
Advertisiment
沒得商量, 不可能討價還價。
3、 老師說要做到的事情, 她和其他小朋友都能做到, 那麼, 我也能。
4、 老師對達到要求的小朋友會表揚, 會鼓勵, 會發五角星。 老師對違反紀律的小朋友會批評, 會要求改正, 得不到五角星。
5、 老師從來不會高聲地罵人, 也不會打小朋友, 但她的眼睛會說話, 可以鼓勵人, 也可以批評人。
洪老師觀點:
為什麼成人的飲食嗜好可以得到尊重, 而寶寶的喜好卻得不到理解?
營養素不只存在於幾種食品中, 它存在於一類的食品中。 寶寶不願從這個食品中獲取, 那可以在其他的食品中同樣獲取。
寶寶不願吃魚、蝦, 但在老師的“教育”下吃了, 這個寶寶一定經過他的觀察和嘗試, 得出:“吃不願吃的食物比得不到五角星要好一些的結論。
Advertisiment
”於是忍受著不願意而吃了下去;回家後, 同樣經過觀察和嘗試, 得出:“堅持不吃, 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結果。 ”當然就學校、家裡兩個樣了。 如果從關注寶寶心理的角度去看, 這“兩個樣”還有利於寶寶的心理健康呢!在學校“忍受了不快”到家“釋放”了。
寶寶小, 真正的飲食嗜好還未形成。 他今天不願吃這種食品, 有多種原因, 不等於他明天不吃, 以後永遠不吃。
可以允許寶寶暫時的不吃, 或挑食。 等寶寶心情好了, 再拿出這個食品;或者隔一段時間, 將這個食品改頭換面地再出現在寶寶的面前。 比如:白灼的蝦不要吃, 就改做炒蝦仁, 改做油爆蝦;不要吃河魚, 那就改做海魚;不要吃清蒸的改做紅燒的;不要吃魚肚肉,
Advertisiment
選魚臉龐肉。 總之, 讓寶寶體驗到吃是一件愉快的事。
寶寶在這件事上的“兩面派”表現, 乃是不得已!只要環境改變, 得到理解, 就不會演變成做人意義上的“兩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