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個月以下的嬰兒, 不應暴露於任何電子媒介下
讓寶寶遠離螢光幕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嬰幼兒大都無法抗拒螢光幕的吸引力, 這對他們大腦的發展和培養健康的親子關係有莫大的影響, 就算寶寶不是直視著螢幕, 仍然常會受到手機電視的聲音或光線而分心,
Advertisiment
如果能增加與寶寶面對面的親子時間或是跟大人們眼神接觸的機會, 這將對寶寶的大腦產生正面的影響, 但要是家長總是專注地盯著電視或手機而忽略與寶寶的互動, 這將會導致他們長大後, 衍伸出一連串的行為發展問題, 建議家長們應該陪著寶寶一起讀本書、說說話, 共同享受親子同樂的時光。
二、2~5歲兒童每天接觸螢幕的使用時間, 必須規定為一個小時
學會建議父母應該多讓孩子接觸能激發創造力的“不插電”活動, 盡可能的遠離螢幕, 但要是真的無法避免使用, 這個年紀的孩子也必須以一天一小時為限, 而且盡可能多讓孩子觀賞知識性的頻道,
Advertisiment
2~5歲兒童的認知能力尚未發展完全, 也難以完全理解廣告或動畫的內容, 這階段他們的理解力介於真實世界與虛幻卡通之間;同時, 小兒科醫學學會支持像是Skype或Facetime這類能讓孩子與親人面對面互動的社交媒體, 因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健康良好的親子關係。
三、6歲以上的孩子, 家長必須限制孩子接觸的電子媒介
對6歲以上的孩子而言, 爸媽主宰著孩子每天盯著螢幕看的時間, 而使用時間的長短往往取決於父母當天的態度, 就生活習慣規律的孩子來看, 每天的行程大都包含上學、寫作業、至少一小時的體育活動、社交和充足的睡眠, 時間大約在8到12小時,
Advertisiment
小兒科醫學學會建議, 不應該讓電子媒介的時間佔用到體能活動、適當的睡眠以及和朋友交流的時間, 家長須要成為孩子們的“數位導師”, 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科技工具進行創作、連結與學習, 尤其更要讓青年知道使用電子媒介所可能面對的風險, 像是網路霸淩、性騷擾簡訊、不良的廣告等。
當然, 父母本身也應該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 以身作則;畢竟, 孩子絕對能夠分辨他們的父母是否只是盯著螢幕看, 另外, 時常被忽略的孩子在情緒上容易感到憤怒, 也較容易養成壞習慣。
學會也建議每個家庭都應規定“遠離電子媒介的時間”, 像是共用晚餐或是開車送孩子上學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