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產後恢復不好容易得精神病

那麼是哪些因素誘發了產後精神障礙呢?

產後精神障礙的誘發因素

1、生理因素:與體內荷爾蒙突然下降有關, 包括雌性素、黃體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等。

2、心理因素:學者指出患有產後憂鬱症的婦女、通常有焦慮及強迫特質或出現過度自我控制和順從、對母親角色易產生衝突和適應不良、故無法克服母育工作的壓力。 另有學者認為懷孕期情緒壓力和高度焦慮易於發生產後精神異常。

造成產後婦女壓力源的主要因素有:

(1)母育角色所引發之壓力感:產婦會“擔心嬰兒溢奶”、“擔心嬰兒的衣物穿得過多或過少”、“擔心嬰兒生病”、“嬰兒洗澡時擔心抓不穩、讓嬰兒滑入水中”、“餵奶時擔心嬰兒嗆到”等等有關母育工作與責任所引起之困擾…

Advertisiment

(2)支援系統缺乏所引發之壓力感:內容專案為“得不到家人足夠的心理支持”、“先生不能接受新生兒”、“公婆及家人對新生兒不能接受”、“先生關懷陪伴的時間不夠多”、“家人對照顧嬰兒的看法太多”、“嬰兒性別沒有符合期望”等等之困擾。

(3)面臨抉擇所引發之壓力感:由於家中多一新成員, 故生活面臨重新調整, 以致許多事務須做抉擇, 項目有“必須將嬰兒交給他人帶”、“必須辭掉工作”、“尋找保姆不容易”、“嬰兒命名不夠完美”、“不知道選用哪種奶粉廠牌”、“喂母奶或牛奶很難下決定”等等之困擾。

(4)身體心像改變所引發之壓力感:因懷孕、生產後造成身體結構、身體功能、身體感覺和社會功能四方面改變所引起之困擾,

Advertisiment
例如“體重控制不能達到理想”、“身材沒有恢復”、“腹部肌肉鬆弛”、“飲食攝取過多”、“生活感覺不自在”、“擔心性☆禁☆生☆禁☆活後會再懷孕”等之困擾。

3、社會因素:包括面臨經濟及孩子照顧的問題, 支援系統的缺乏或對孩子性別期望所帶來的壓力……等等

產後精神障礙主要包括產後精神病、產後抑鬱症和產後憂鬱。 它的發生與以上因素密不可分, 因此在預防時也應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保證產後的營養, 保持良好的心態, 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以免發生嚴重的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