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班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初步培養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孩子是嬌嫩的花朵, 在成人的呵護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慢慢地成長。 小班的孩子剛離開家庭的愛護, 步入幼稚園, 來到新的環境中, 在這個跨度中, 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 幼兒往往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
1、幼兒缺乏生活經驗, 安全觀念淡薄。 由於年齡小, 對周圍環境缺乏正確的認識, 不懂得什麼是危險, 好奇心又強, 對一切都想親身嘗試, 如見東西就往嘴裡送可能誤食;見到火柴就學點火引起燒傷、火災等。
2、運動系統發育不完善, 平衡功能差, 反應不夠靈敏, 又加上好動,
Advertisiment
容易跌傷、扭傷、骨折等。
3、還有環境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幼兒的不安全。 如地面不平整, 活動器具不牢固等。
幼兒年齡小, 生活經驗少, 入園前在家裡都有專人看管, 甚至一個孩子幾個人看著, 走路兩邊護著、睡覺陪著、吃飯喂著、穿衣幫著, 什麼事情都搶著幫孩子做好, 很少有危險的事發生。 所以幼兒自身對危險的認識能力很低, 安全意識、防禦能力都很差。 進了幼稚園, 一個老師要看管幾十個孩子, 總有不周到的地方。 所以,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尤為重要。
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幼兒正確地認識自身和周圍環境, 避免或消除自身受到傷害的積極行為, 它體現了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反應能力、主動行為能力等。
Advertisiment
怎樣來提高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呢?在十多年來的工作過程中, 我總結了一些經驗,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使幼兒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並得到較理想的效果。
一、加強教師、保育員和管理人員的責任心, 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發生意外事故的因素和隱患, 防患於未然。 加強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提高幼兒對環境的認識能力, 形成“安全第一”的觀念, 從而自覺地遵守各種有關安全的制度和行為規範, 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如有專職人員定期檢查園舍、房屋、門窗、器械、玩具、活動場地、物品的安全性, 如有不妥及時修繕。
二、在日常生活中, 教育幼兒遵守常規, 並採用多種教育方法, 教會幼兒保護自己。
Advertisiment

自我保護的範圍很廣很大, 我 注意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點點滴滴地教育幼兒, 除了用講故事、念兒歌等集體教育外, 還用了觀看圖片圖像法、講解示範法、對比法、觀察分析法、親身體驗法、遊戲法等切實可行的辦法, 讓幼兒理解並接受。
⑴ 我有計劃地帶幼兒到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去觀察, 如馬路、工地、河邊、渠邊等地方。 講給幼兒聽這些地方為什麼我們不能隨便來玩, 有哪些危險性。 教育幼兒不到危險的地方去, 不接觸危險物品, 並結合遊戲, 分析並認識哪些行為不安全, 引導他們回憶自己曾造成或遇到過的不安全事故。 如不能玩銳利的器具, 會劃傷小手;耳朵、鼻孔不能塞珠子、鈕扣等, 嘴裡不能含小東西,
Advertisiment
不能邊吃邊玩, 更不能嘴裡含著東西跑;不能從樓梯扶手上往下滑, 上下樓梯時不能跳會一級一級的走並示範做給幼兒看;在廁所裡不能你推我擠;不能在馬路上玩球;不能爬陽臺;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和隨便跟陌生人走等, 讓幼兒認識到這些行為都是不安全的, 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⑵ 讓幼兒親身體驗一下危險的東西, 如輕輕摸一下剛倒開水的杯子和很燙的爐火, 特別是飲水機的熱水籠頭不能亂開, 接水要小心, 幼兒馬上就會意識到這些東西很危險, 是不能亂摸亂動的, 從而提高了他們的防範意識。
⑶ 我經常讓幼兒觀看直觀形象的圖片、畫報、幻燈、錄影等, 如車禍、觸電、摔傷、吞食異物等, 以引起孩子的警覺,
Advertisiment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午飯後的看電視時間也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黑貓警長》這部動畫片是幼兒最喜歡看的, 裡面講了小動物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危險, 英勇、聰明的黑貓警長都能機智地打敗壞人, 通過難關。 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和老師的教育引導中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和增長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⑷ 對一些危險性不大的活動, 我就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通過不同行為的對比, 找出最佳的行為方式。 如玩滑滑梯時, 把幼兒分成兩組, 一組不提任何要求自由地玩, 爭先恐後爬上爬下, 有的幼兒還要倒著滑下來, 人家滑下來他要爬上去;另一組幼兒按老師的要求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往上爬不推不擠, 通過兩種行為結果的對比, 使幼兒正確認識到在玩遊戲時,只有遵守遊戲規則,你謙我讓才能不出事故,玩得快樂。
⑸ 我經常用遊戲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在玩《小白兔去旅遊》的遊戲中,兔媽媽帶著小兔們出去玩,一隻小兔不聽話,離開了兔媽媽,結果差點被大灰狼吃掉。這個遊戲講的是小朋友要跟著老師或大人不能自己亂走離開大家的道理,使孩子們在玩遊戲中體會到離開老師、離開集體的危險性,從而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三、家園聯繫,共同配合,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我利用家長園地、家長會、家園聯繫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中的安全工作,如電源插座要放在幼兒夠不到的安全的地方;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藥品、消毒劑等要放在固定地方,幼兒不能夠到;開水瓶、茶壺等教育幼兒不能動手,焰火、打火機等不能隨便玩等。使幼兒在父母的指導下懂得一些易發生事故的物品不摸、不碰、不亂動,並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知識。近期電視臺報導了一則關於家長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節目,該家長經曾給孩子講過綁架、詐騙小孩方面的故事,並且曾經帶著孩子在超市、商場裡親身體驗,如媽媽藏起來,找不到大人怎麼辦?結果真的遇上了,這個孩子被綁架他卻能靈活機智地逃脫並協助警方抓獲了罪犯。由此看來,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教育、考驗也是有必要的。如今家長經常帶幼兒出入超市、公共場所,培養幼兒這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有必要的。
自我保護能力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培養好的,需要日常始久,循序漸進地培養,並經常鍛煉強化,幼兒就能逐步逐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 使幼兒正確認識到在玩遊戲時,只有遵守遊戲規則,你謙我讓才能不出事故,玩得快樂。
⑸ 我經常用遊戲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在玩《小白兔去旅遊》的遊戲中,兔媽媽帶著小兔們出去玩,一隻小兔不聽話,離開了兔媽媽,結果差點被大灰狼吃掉。這個遊戲講的是小朋友要跟著老師或大人不能自己亂走離開大家的道理,使孩子們在玩遊戲中體會到離開老師、離開集體的危險性,從而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三、家園聯繫,共同配合,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我利用家長園地、家長會、家園聯繫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中的安全工作,如電源插座要放在幼兒夠不到的安全的地方;剪、刀等銳利物品要妥善保管;藥品、消毒劑等要放在固定地方,幼兒不能夠到;開水瓶、茶壺等教育幼兒不能動手,焰火、打火機等不能隨便玩等。使幼兒在父母的指導下懂得一些易發生事故的物品不摸、不碰、不亂動,並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知識。近期電視臺報導了一則關於家長教育孩子自我保護的節目,該家長經曾給孩子講過綁架、詐騙小孩方面的故事,並且曾經帶著孩子在超市、商場裡親身體驗,如媽媽藏起來,找不到大人怎麼辦?結果真的遇上了,這個孩子被綁架他卻能靈活機智地逃脫並協助警方抓獲了罪犯。由此看來,對幼兒進行一定的教育、考驗也是有必要的。如今家長經常帶幼兒出入超市、公共場所,培養幼兒這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有必要的。
自我保護能力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培養好的,需要日常始久,循序漸進地培養,並經常鍛煉強化,幼兒就能逐步逐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