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班繪本活動:小狗去散步

小狗克萊門汀一次次興高采烈地尋找主人去散步, 但家裡的每一位主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忙碌, 屢遭拒絕的小狗只好找個地方睡大覺。 主人們忙碌結束之後, 突然發現小狗提出的散步真是個好主意, 於是大家一起去散步逍遙。

故事中小狗的經歷非常容易獲得小班孩子的共鳴——無數次地請求爸爸媽媽帶自己外出遊玩, 但大多數時候被忙碌的父母拒絕, 相似的遭遇不知不覺間就拉近了繪本和孩子們的距離。

從故事的結構來看, 這種簡單且有所重複的情節, 非常利於小班幼兒理解。

Advertisiment
他們已經積累了一點閱讀經驗, 想要積極地觀察畫面, 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的聯繫, 並將觀察到的資訊與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結合起來, 也能在成人的引導下結合畫面呈現的資訊大膽地推測、想像故事情節的發展, 並願意用肢體語言與口頭語言去表達自己的理解。

本次活動採用逐頁閱讀和多頁連續閱讀相結合的方式, 閱讀節奏不那麼單一, 且避免了逐頁仔細閱讀帶來的耗時過長、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 多頁連續閱讀有一定挑戰, 所以我們只選擇了小狗尋找後面幾位元主人的畫面進行嘗試, 並在連續閱讀之後借助圖片的提示, 説明幼兒梳理故事線索, 共同敘述、概括故事發展。

Advertisiment

第二課時主要是結合幼兒喜歡的“捉迷藏”遊戲玩找小狗的遊戲, 讓幼兒在愉悅的遊戲體驗中感知理解“上下”“前後”“裡外”等基本的空間方位, 並學會準確地表達方位。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 根據畫面呈現的資訊進行推測、想像, 並大膽表達。

2.喜愛閱讀活動, 感受小狗的心情變化。

活動準備

1. 繪本《小狗去散步》PPT。

2.與情節相對應的圖片6組(詹姆斯——玩拼圖、奶奶——織毛衣、爸爸——看報紙、媽媽——畫畫、寶寶——哭鬧、公雞母雞——叫叫嚷嚷)。

活動過程

一、仔細觀察封面及扉頁, 認識故事的主人公小狗克萊門汀。

1. 觀察封面, 猜測小狗克萊門汀在做什麼。

教師出示封面, 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猜測。

師:封面上是誰?它可能在做什麼?

教師需盡可能地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

Advertisiment
在幼兒充分表達之後進行小結。

2. 揭示書名, 集體聊聊散步, 喚起幼兒關於散步的經驗。

師:這本書的名字叫《小狗去散步》, 散步是做什麼?你散過步嗎?和誰一起?

師小結:和家人一起散步是最快樂的事情。

二、共同閱讀繪本前半部分, 觀察畫面細節, 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1.師幼共同閱讀繪本第2~3頁, 瞭解故事背景並形成閱讀期待。

師:這是什麼地方?小狗克萊門汀做了些什麼事?

師:小狗看到了什麼?它會去做什麼?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 關注畫面中的關鍵資訊。

2.師幼共同閱讀第4~15頁, 仔細觀察畫面資訊, 思考並猜測故事發展。

(1)教師通過提問, 引導幼兒共讀第4~7頁, 瞭解故事。

Advertisiment

師:克萊門汀去找誰了?小男孩在做什麼?你從哪裡看出來?

師:你覺得小男孩會不會和小狗克萊門汀一起去散步呢?

師:接下來又發生了些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奶奶在做什麼?她會不會和小狗一起去散步?

(2)教師提出問題, 連續播放繪本PPT第8~15頁, 播完師幼共同回顧、總結情節發展。

師:小狗克萊門汀非常想要找人和它一起出門去散步, 可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在做的事情, 不願意去散步, 小狗到底有沒有找到人陪它一起去散步呢?它還會不會去找呢?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仔細往下看, 看完告訴我答案。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需求多次播放繪本PPT。

師:小狗又去找了誰?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組圖圖卡, 幫助幼兒梳理故事情節,

Advertisiment
鼓勵幼兒用較為完整的話表達。

(3)師幼共同閱讀第16~17頁, 感受克萊門汀的心情。

師:克萊門汀在家裡轉來轉去, 找了好多人, 但大家都沒空陪它去散步。 你們說, 小狗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

三、結合已有的故事情節和自身經驗創編故事。

師:有點難過的克萊門汀接下來會做什麼?接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幼1:克萊門汀會去找爺爺, 爺爺可能在燒飯。

幼2:克萊門汀會去找外婆, 外婆肯定在買菜。

幼3:克萊門汀會去找姐姐, 姐姐肯定在唱歌。

幼4:克萊門汀會去找哥哥, 哥哥在打籃球。

幼5:克萊門汀會去找外公, 外公在種菜。

幼6:克萊門汀會去找小貓, 小貓在吃魚。

……

教師可以把幼兒創編的故事畫在圖片上, 作為幼兒語言區域遊戲的材料。

四、共讀繪本後半段,感受故事所傳遞的快樂。

1. 共讀繪本第18~30頁。

師:到底克萊門汀有沒有去散步呢?我們一起看看書。

教師一邊播放繪本畫面,一邊朗讀文字。

師:後來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故事的發展,但不要求太完整和細緻,只要幼兒能說出“他們做完事情到處找小狗,最後終於找到正在睡覺的小狗,大家一起去散步”就可以了。

師:再看看,這個時候克萊門汀的心情怎樣?

2. 共讀繪本的後環襯,也就是第34~35頁。

師:一起來看看,他們一家人散步經過了哪裡?

五、閱讀結束,大家一起去散步。

師:這麼好的天氣,我們大家也一起出門去散步吧。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理解方位,如上下、前後、裡外等。

2.嘗試運用簡單的短句“小狗藏在××的××(方位詞)”表達自己對位置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繪本《小狗去散步》PPT。

2. 小狗圖片或玩偶若干,音樂,捉迷藏的環境(教室裡用桌子、椅子、傘、箱子、門、窗簾、鋼琴等佈置的捉迷藏環境)。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一隻哈巴狗。

教師出示小狗圖片,領唱歌曲《一隻哈巴狗》。

歌詞內容改編為:一隻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兩眼黑黝黝,想要去散步。

二、回顧故事,在故事情境下自然學習方位表達。

師幼共同回顧故事,教師重點出示繪本第22~27頁家裡人到處找小狗克萊門汀的畫面。

師:他們都去了哪裡找克萊門汀?最後是在哪裡找到小狗的呢?

關注幼兒回答問題時對方位表述的正確性,適當給予指導,但不要太生硬,可借助故事情境進行多次比較,讓幼兒在比較中感受方位詞的含義。

三、遊戲“小狗藏起來”,在應用中熟練使用方位詞。

1. 教師出示繪本中小狗藏起來的畫面,請幼兒尋找說出小狗藏的位置。

師:克萊門汀果然藏起來了,它會藏在哪裡呢?

2. 幼兒集體尋找小狗,並說出小狗藏的位置。

師:克萊門汀藏在教室裡,我們去把它找出來,每個人只能找一隻,找到後說說你是在哪裡找到的。

區域遊戲一:擺一擺 說一說

材料準備

對應圖片6組(詹姆斯——玩拼圖、奶奶——織毛衣、爸爸——看報紙、媽媽——畫畫、寶寶——哭鬧、公雞母雞——叫叫嚷嚷);插卡板(12格分6行,一行2格)。

遊戲玩法

幼兒自選圖片兩兩對應插卡,邊插卡邊說“克萊門汀去找××,××正在××”。

區域遊戲二:我藏起來啦

材料準備

音樂,捉迷藏的環境(教室裡用桌子、椅子、傘、箱子、門、窗簾、鋼琴等佈置的捉迷藏環境)。

遊戲玩法

教師蒙著眼睛數數,讓幼兒找一個地方藏起來,數到5後,開始找藏好的幼兒。一旦找到,與幼兒進行對話:“你藏在哪裡?”“我藏在××的××(如鋼琴的下麵,窗簾後面等等)。”

幼兒也可以自行分組遊戲。

四、共讀繪本後半段,感受故事所傳遞的快樂。

1. 共讀繪本第18~30頁。

師:到底克萊門汀有沒有去散步呢?我們一起看看書。

教師一邊播放繪本畫面,一邊朗讀文字。

師:後來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故事的發展,但不要求太完整和細緻,只要幼兒能說出“他們做完事情到處找小狗,最後終於找到正在睡覺的小狗,大家一起去散步”就可以了。

師:再看看,這個時候克萊門汀的心情怎樣?

2. 共讀繪本的後環襯,也就是第34~35頁。

師:一起來看看,他們一家人散步經過了哪裡?

五、閱讀結束,大家一起去散步。

師:這麼好的天氣,我們大家也一起出門去散步吧。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理解方位,如上下、前後、裡外等。

2.嘗試運用簡單的短句“小狗藏在××的××(方位詞)”表達自己對位置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繪本《小狗去散步》PPT。

2. 小狗圖片或玩偶若干,音樂,捉迷藏的環境(教室裡用桌子、椅子、傘、箱子、門、窗簾、鋼琴等佈置的捉迷藏環境)。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一隻哈巴狗。

教師出示小狗圖片,領唱歌曲《一隻哈巴狗》。

歌詞內容改編為:一隻哈巴狗,蹲在大門口,兩眼黑黝黝,想要去散步。

二、回顧故事,在故事情境下自然學習方位表達。

師幼共同回顧故事,教師重點出示繪本第22~27頁家裡人到處找小狗克萊門汀的畫面。

師:他們都去了哪裡找克萊門汀?最後是在哪裡找到小狗的呢?

關注幼兒回答問題時對方位表述的正確性,適當給予指導,但不要太生硬,可借助故事情境進行多次比較,讓幼兒在比較中感受方位詞的含義。

三、遊戲“小狗藏起來”,在應用中熟練使用方位詞。

1. 教師出示繪本中小狗藏起來的畫面,請幼兒尋找說出小狗藏的位置。

師:克萊門汀果然藏起來了,它會藏在哪裡呢?

2. 幼兒集體尋找小狗,並說出小狗藏的位置。

師:克萊門汀藏在教室裡,我們去把它找出來,每個人只能找一隻,找到後說說你是在哪裡找到的。

區域遊戲一:擺一擺 說一說

材料準備

對應圖片6組(詹姆斯——玩拼圖、奶奶——織毛衣、爸爸——看報紙、媽媽——畫畫、寶寶——哭鬧、公雞母雞——叫叫嚷嚷);插卡板(12格分6行,一行2格)。

遊戲玩法

幼兒自選圖片兩兩對應插卡,邊插卡邊說“克萊門汀去找××,××正在××”。

區域遊戲二:我藏起來啦

材料準備

音樂,捉迷藏的環境(教室裡用桌子、椅子、傘、箱子、門、窗簾、鋼琴等佈置的捉迷藏環境)。

遊戲玩法

教師蒙著眼睛數數,讓幼兒找一個地方藏起來,數到5後,開始找藏好的幼兒。一旦找到,與幼兒進行對話:“你藏在哪裡?”“我藏在××的××(如鋼琴的下麵,窗簾後面等等)。”

幼兒也可以自行分組遊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