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疏忽有大危害

剛上任的爸爸媽媽對於自己唯一的寶貝疙瘩總是寵愛萬分, 但再怎麼細心呵護總會出現一些不經意的疏忽, 從而給寶寶帶來嚴重的傷害。

對寶寶的呵護需謹而慎之, 小疏忽也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1、進食時逗小寶寶笑

人的咽部處於氣管與食管的交叉口, 飲食時笑鬧極容易引起交叉口上的會厭軟骨“失職”, 使異物誤入氣管, 引起嗆咳不止。 倘若誤入的是固體食物, 食物有可能會沿氣道堵塞氣管或支氣管, 造成小寶寶呼吸困難, 甚至窒息, 從而危及小寶寶的生命。

與孩子逗樂應掌握好時間和場合,

Advertisiment
進食時絕對不可。 此外, 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進食也不好, 因為電視裡的某些畫面也可能使孩子發笑。

2、肚皮受涼

寶寶的肚子對氣溫特別敏感, 最怕受涼, 一旦受涼, 會使腸蠕動增強, 引起腹痛、腹泄的發生。 而腹痛、腹泄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 使其抵抗力進一步下降, 進而為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入侵開了方便之門。

平常應根據氣溫的變化給孩子穿厚薄適當的衣褲。 在氣溫低的季節, 儘量空調、火爐、電暖器等升高室溫。 給小寶寶更換尿布或洗澡時動作要盡可能快些, 貼身內衣要先捂暖再給小寶寶更換。 即便在炎熱的夏季, 也不能令小寶寶赤身露體地裸睡, 要用毛巾或肚兜護住其腹部。

3、學步時給小寶寶穿皮鞋

Advertisiment

小寶寶下地學走路時, 要給他準備一雙合適的鞋。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漂亮”, 甚至買來皮鞋予以“包裝”。 其實, 皮鞋的鞋幫與鞋底都較硬, 一雙緊緊的硬底皮鞋會限制小寶寶兩腳肌肉的活動, 加上減少了外界的刺激, 必然會影響其學步, 對孩子腳部的發育也是一種人為的束縛。

孩子學步宜穿軟鞋, 鞋的尺寸大小要適中, 一般情況下, 鞋子比腳大半釐米較為合適。 可以選擇布低或膠底的鞋, 讓小寶寶在平坦的路面上學步。

4、給小寶寶掏耳朵

耳屎是有一定的生理功能的, 如阻止灰塵、小蟲進入耳內, 緩衝噪音, 保護鼓膜, 防止外界水分流入耳內等。 嬰幼兒的耳道尚未發育成熟, 大多呈扁平縫狀, 皮膚又柔嫩。 家長給小寶寶掏耳時稍有不慎,

Advertisiment
輕則掏傷皮膚造成感染, 重則可捅破鼓膜引起聽力喪失。

對小寶寶的耳屎不要輕易掏挖。 耳屎一旦多了, 往往會隨小寶寶咀嚼、張口或者打哈欠等動作而自行脫落排出。 如小寶寶因油耳或耳屎過大阻塞耳道時, 最好請醫生幫助解決不要私自處理。

5、給小寶寶洗腳水過熱

用熱水洗腳或泡腳, 乃是成人的養生之道, 假如套用在嬰幼兒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的足部由26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骨頭組成, 彼此間借助於韌帶和關節相連, 共同構成一個向上突起的弓狀結構——足弓。 足弓可以緩衝行走與跑跳時對機體的震盪, 保護足底的神經血管免受壓迫。 足弓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期, 而熱水有可能令足底的韌帶鬆弛,

Advertisiment
引起平足形成。

每次給小寶寶用溫水洗腳或泡腳即可。

6、給生病的小寶寶吃甜食

小寶寶生病之後吃什麼好呢?許多家長認為甜食好,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孩子生病後消化道的分泌液減少, 消化酶活力降低, 食欲下降。 此時若再進甜食, 就會大量消耗維B1, 使消化液進一步減少, 食欲也就更差。 再者, 甜食也會對免疫力產生消極的影響。

小寶寶生病的時候盡可能少吃甜食, 食譜應突出高維他命、高微量元素, 以加快身體康復。

7、搖晃小寶寶

嬰兒的腦袋不管長度、重量在渾身所占的比例都較大, 加上頸部柔軟, 控制力較弱, 大人對小寶寶肩膀的搖晃動作易使其稚嫩的腦組織因慣性作用在顱腔內不斷地晃蕩與碰撞,

Advertisiment
從而造成嬰兒腦震盪、腦水腫, 甚至造成毛細血管破裂。 嬰小寶寶止咳祛痰的四方法(圖) “第一次”新生兒體檢要這樣 ,卻不要隨意搖晃童車或搖籃, 必要時可採用輕拍或撫摸嬰兒背部、臀部的方法助其入睡, 抱在懷中的嬰兒也只宜輕緩搖晃, 不可用力晃動。 至於將孩子拋起來或抓住嬰兒臂膀左右搖動的做法, 更應絕對禁止。

小編總結:新生兒總是嬌柔的, 一個不小心便會傷害到。 因此, 剛上任的爸爸媽媽們應該謹而慎之, 千萬不能因為小小的疏忽, 卻給寶寶帶來嚴重的危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