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無所作為,
打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
年輕的父母就開始為自己的孩子設計未來了:是能歌善舞的藝術家,
是馳騁綠茵場的球星,
是書畫飄逸的書法家、畫家……
那么,
父母除了有美好的愿望外,
還能做些什么呢?
我們在參閱了國內外一些研究成果后認為,
單就少兒學藝術而言,
家長并不能旁觀、坐等、茫然,
而應該持主動、積極的態度。
家長必須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有助于孩子藝術才能發展的環境和氣氛。
孩子的思想純潔似一張白紙,
而最早在這張白紙上涂抹色彩的是他父母。
Advertisiment
孩子似乎么也不說,
但他絕對感覺得出父母的言行和對自己的態度,
而且會毫無免疫力地受到感染。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氣氛,
它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平等民主,
不宜專制;父母必須給孩子更多地介紹和接觸周圍世界的機會,
以擴大孩子的知識與經驗;父母對孩子的愛要理智,
不宜溺愛;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保持一致,
不宜在孩子面前流露夫妻間的矛盾。
其次,
孩子早期藝術能力的培養應貴在啟蒙,
不宜過早定向。
生活中許多家長能夠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
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
但實際上卻收效甚微,
甚至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導致孩子厭學。
因此,
孩子早期藝術能力的培養,
要注重啟蒙。
這主要包括引起孩子對藝術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正如日本教育家木村文一說過的:“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得以順利發展,
就會成為天才。
”另外,
這種啟蒙性還包括使自己同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節奏感、顏色的感知記憶等特殊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和發展,
也應當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少兒早期學藝術,
并不只局限于提早教會孩子會唱幾支歌、會跳幾只舞、會畫幾張畫,
而應根據孩子生理、心理的特點,
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早期興趣,
從而豐富經驗、開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