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少年兒童心理障礙二則

一、少年兒童適應障礙 

適應障礙損害人的精神健康, 削弱人的潛能, 影響少年兒童人格的健全發育。  

瞭解適應障礙賴以產生的基礎和原因, 對於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兒童是有益的。  

(1)能夠引起挫折體驗的各種生活事件可不同程度地破壞人的適應能力, 應激事件越頻繁, 良好的適應能力越不容易建立, 應激越強烈, 破壞性越大。  

(2)少年期的情感挫折在適應障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少年期生理需求與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道德規範之間的衝突可不斷地造成挫折體驗, 長期的挫折感可造成廣泛的社會適應力的減退。

Advertisiment
 

(3)有些少年兒童的適應障礙是智慧缺陷造成的。 智慧缺陷使得理解力、判斷力、取得和使用經驗的能力比正常兒童都差, 其適應能力必然降低。  

(4)適應障礙可由精神疾病引起。 兒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產生與現實不相容的許多幻妄體驗, 行為退縮, 正常的適應能力嚴重受損。 兒童神經症患者經常糾纏于自我矛盾或沒有現實意義的症狀之中, 或者對周圍環境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 其適應能力也會削弱。  

二、兒童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是指人的大腦從視、聽、嗅、味、感覺器官反映到大腦的各種感覺資訊進行多次地組織分析、綜合處理, 做出正確的決策, 使身體各部位和諧地運作, 從而完成人類高級而複雜的活動。

Advertisiment
這些活動包括領會、概括、理解能力, 注意力, 自我控制能力等。 如果大腦對感覺資訊的統合能力發生了障礙, 就會使身體不能協調有效地運作, 則稱之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常常表現為:孩子智力正常, 但學習成績不好,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小動作多;寫字時筆劃常部首顛倒, 計算粗心;膽小怕事, 嚴重害羞, 不願與小朋友交往;動作笨手笨腳;怕人碰撞, 攻擊性強, 喜歡招惹別人;偏食、厭食等。 這些表現如果長期得不到矯正, 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學業的完成以及正常的身心發展。  

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有: 

(1)母親懷孕期間胎位不正、早產、剖腹產; 

(2)孩子出生後母親愛☆禁☆撫、搖抱過少; 

(3)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空間太小,

Advertisiment
爬行不足; 

(4)父母對孩子過多地干涉或放任自流; 

(5)孩子神經系統的損害; 

(6)孩子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 

(7)孩子上學後學習壓力過大等等。  

孩子一旦存在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父母及老師不應指責、批評他們太多。 否則, 會使孩子心理上感到害怕、緊張、焦慮而使症狀加重。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接觸, 創立溫馨的家庭環境。 學校、幼稚園應開展快樂教學, 讓孩子在歡樂的情緒中玩耍、學習, 促進其身體和大腦之間的諧調反應, 幫助他們感覺運動功能向正常方向發展;其次應及早地對孩子進行感覺統合方面的訓練, 使他們身心向正常方面發展。  

(摘自《知識與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