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但在兒童教育中, 則是“規矩太多, 難成方圓”。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時光, 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純美的原生態世界, 具有謎一樣的潛能和無數的發展可能, 教育的任務就是要開發這種潛能,
Advertisiment
幸福感是生命最大的營養品, “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 完全在於他們能夠運用他們的自由”。 所以無論從潛能的挖掘還是幸福感的擴容, 童年的首要任務不是“學規矩”, 而是發展自由意志, 這要求家庭生活必須減少約束。
一個孩子, 如果他最初接觸的世界不能讓他輕鬆自在, 而是小心謹慎, 就是被拋入一場能量消耗戰中。 天性要他擴展自我, 探究世界, 環境又處處約束和限制, 讓他小心謹慎。 他既本能地想聽從內心的召喚, 又要被動地迎合別人的要求, 這令幼小的孩子疲于招架, 不知所措, 成長正能量被無端消耗, 心理秩序被擾亂, 嚴重的甚至會無法完成自我成長。
有位學歷不低的媽媽,
Advertisiment
比如, 孩子兩歲以後, 她就儘量不去抱孩子, 告訴孩子說, 你是男子漢, 不能嬌氣, 以後走路要儘量自己走, 只有累了才可以讓父母抱。 但孩子常常故意耍賴, 明明不累, 卻要媽媽抱, 她堅決不答應, 任憑孩子怎樣哭, 都絕不妥協。
為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和勞動能力, 孩子從4歲開始, 被要求必須把天天換下的內褲自己洗乾淨。 哪天孩子不想洗, 要放到第二天兩個一起洗, 媽媽不許, 告訴孩子, 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完成。
Advertisiment
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修養, 吃飯必須在餐桌上吃, 偶爾孩子餓了, 飯也做好了, 可動畫片還沒演完。 孩子想一邊看一邊在電視前的茶几上吃, 媽媽不許。 要麼強行關閉電視, 理由是吃飯的時間必須吃飯, 不能一心二用;要麼寧可大家都不吃, 一直等著, 到動畫片結束, 再把涼了的飯菜重熱一遍。 無論如何, 這碗飯必定要規規矩矩坐在餐桌前吃, 並且在吃飯中, 要遵守餐桌禮儀, 不說話不灑飯粒不可以發出咀嚼聲音……諸如此類的規定很多很細, 幾乎每件事都有一套家長制定的標準。
她的孩子剛5歲, 智力出色, 確實養成了很多“好習慣”, 但慢慢地, 孩子表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偏執, 幾乎不接納任何稍有變化的或常識裡沒有的事。
Advertisiment
還比如爺爺每天接他從幼稚園回家都走同一條路, 有一天媽媽開車去接, 想要繞道去超市買點東西, 他不允許, 說回家只能走那條路, 不能走別的路。 媽媽不聽他的, 把車開到超市, 他哭著不肯下車, 要求媽媽必須回到幼稚園門口, 走原來的路回家……總之, 類似的不可理喻的行為非常多。 幼稚園老師反映, 雖然孩子很聰明, 但很孤僻, 不合群, 一天難得見到他笑一下, 總是一臉冷漠,
Advertisiment
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 作為人的自然天性從開始就被壓抑, 規矩的框子已開始把他的心理擠壓得變形, 那麼孩子所表現出的不體恤, 拒絕合作, 膜拜“規則”, 逆反冷漠等等, 幾乎是必然症狀。 如果家長一直對此沒有警醒, 一直“規範”下去, 後果真是令人擔憂。
英國教育家A·S·尼爾認為:“嚴酷的家庭法則就是對健全心智的閹割, 甚至是對生命本身的閹割。 一個屈從的孩子不會長成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因手☆禁☆淫而被懲罰的孩子, 將來也得不到高度的性快感。 ”面對幼小的孩子, 如果家長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給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對孩子進行規範,尤其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細節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種規則和要求,並且經常為孩子不能達到這些目標、不遵守這些規則而去批評孩子、懲罰孩子,那麼他幾乎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個刻板者、自卑者和偏執狂。
社會很少對刻板者和偏執狂給出太多偏愛,社會願意容納的,是人的寬容心和變通力。所以越是具有寬容心和變通力的人,越容易成為社會主流人群。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當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撓時,他愈能另外找尋新的出路。只有神經病患者才會認為他的目標的具體表現是:“我必須如此,否則我就無路可走了。”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的是嚴苛的家庭法則,自由意志早早萎縮,那麼你能指望他用寬容和變通的方法來面對世界嗎?
現在,家長們文化程度越來越高,也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長像上面這位媽媽一樣,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會地位沒有讓他們對兒童教育這件事有更好的領悟,反而抑制了體內的原始本能。面對孩子時,感覺遲鈍,既缺少母愛的直覺,又缺少文明進化後的體貼和修養,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把“立規矩”當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童年是堅強的,也是脆弱的。一個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質生活上貧窮,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難。物質貧寒在某種程度上能錘煉人的意志,精神壓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強勢,孩子凡事要按家長畫好的道道來,那麼父母越認真,對孩子的自由意志剝奪就越徹底,給孩子帶來的精神損傷越嚴重——為什麼很多“多動症”、“自閉症”兒童出自高學歷、高收入、嚴要求家庭,答案常常在這裡。
哲學家弗洛姆說過,“教育的對立面是控制”,現實中卻有太多的人把控制當作教育。
如果有人對他說不要給孩子定太多規矩,要讓孩子自由成長,他會立即反駁說,不給孩子立規矩行嗎?難道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他打人、偷東西、隨地大小便也不要管嗎?持有這樣極端思維的人,其話語邏輯令人無法招架,“人之初,性本善”在他們看來是胡說八道,所以他們只能這樣理解,孩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所以要嚴加管制,不管就是不負責任。
避免用瑣碎的規矩束縛孩子,和縱容孩子做壞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猶如一個老闆對下屬充分賦權,充分給下屬在工作上自由決斷的空間,這和他允許下屬做違法亂紀的或損害公司的事完全沒關係一樣。人文社科領域的話語重在理解,不能抬杠,不能走極端,一切討論必須基於基礎概念的相同和基礎價值觀的相近,否則就失去了討論意義。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會常常遇到一些溫和的反駁,如,孩子不能完全沒規矩,適當的規矩還是需要的。這樣的反駁看起來既客觀又理性,卻同樣沒有意義。
事實是,沒有誰說過孩子應該完全沒有規矩,也沒有誰會認為不給孩子立規矩就是連“適當的規矩”也不需要。極端思維和庸俗思維都是缺乏思考力的一種表現,背後的外部成因往往正是這些人從小經歷了太多的“規矩”,致使思維狹隘。
沒見識過美好柔和的教育,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體會另一個天然的人的能力,不相信一個人的自發選擇會是善的。對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一些人跨不過“立規矩”這道坎的根本原因。所以面對一個具體的孩子時,尤其面對孩子的過失時,不知道離開了懲戒,還有別的辦法。
雖然每個兒童都會出於無知和調皮,在某一階段某些事上“沒規矩”,尤其男孩子,更願意探索和挑戰,更顯得“不聽話”,甚至具有破壞性。但一個單純的兒童從來不會沒底線,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對人對事沒有惡意,就不會有過度的挑釁,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能變得習慣良好,行為得體。很多精英人物,在回憶童年時,上樹掏鳥窩,到地裡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臉,打架等等,所有這些“壞行為”都是有趣的童年記憶,卻完全影響不到他們成年後的道德面貌和行為能力。
如果家長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給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對孩子進行規範,尤其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生活細節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種規則和要求,並且經常為孩子不能達到這些目標、不遵守這些規則而去批評孩子、懲罰孩子,那麼他幾乎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個刻板者、自卑者和偏執狂。社會很少對刻板者和偏執狂給出太多偏愛,社會願意容納的,是人的寬容心和變通力。所以越是具有寬容心和變通力的人,越容易成為社會主流人群。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當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撓時,他愈能另外找尋新的出路。只有神經病患者才會認為他的目標的具體表現是:“我必須如此,否則我就無路可走了。”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的是嚴苛的家庭法則,自由意志早早萎縮,那麼你能指望他用寬容和變通的方法來面對世界嗎?
現在,家長們文化程度越來越高,也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奇怪的是,很多家長像上面這位媽媽一樣,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社會地位沒有讓他們對兒童教育這件事有更好的領悟,反而抑制了體內的原始本能。面對孩子時,感覺遲鈍,既缺少母愛的直覺,又缺少文明進化後的體貼和修養,生搬硬套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把“立規矩”當作教育,使事情陷入本末倒置中。
童年是堅強的,也是脆弱的。一個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質生活上貧窮,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難。物質貧寒在某種程度上能錘煉人的意志,精神壓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強勢,孩子凡事要按家長畫好的道道來,那麼父母越認真,對孩子的自由意志剝奪就越徹底,給孩子帶來的精神損傷越嚴重——為什麼很多“多動症”、“自閉症”兒童出自高學歷、高收入、嚴要求家庭,答案常常在這裡。
哲學家弗洛姆說過,“教育的對立面是控制”,現實中卻有太多的人把控制當作教育。
如果有人對他說不要給孩子定太多規矩,要讓孩子自由成長,他會立即反駁說,不給孩子立規矩行嗎?難道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他打人、偷東西、隨地大小便也不要管嗎?持有這樣極端思維的人,其話語邏輯令人無法招架,“人之初,性本善”在他們看來是胡說八道,所以他們只能這樣理解,孩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所以要嚴加管制,不管就是不負責任。
避免用瑣碎的規矩束縛孩子,和縱容孩子做壞事,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猶如一個老闆對下屬充分賦權,充分給下屬在工作上自由決斷的空間,這和他允許下屬做違法亂紀的或損害公司的事完全沒關係一樣。人文社科領域的話語重在理解,不能抬杠,不能走極端,一切討論必須基於基礎概念的相同和基礎價值觀的相近,否則就失去了討論意義。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會常常遇到一些溫和的反駁,如,孩子不能完全沒規矩,適當的規矩還是需要的。這樣的反駁看起來既客觀又理性,卻同樣沒有意義。
事實是,沒有誰說過孩子應該完全沒有規矩,也沒有誰會認為不給孩子立規矩就是連“適當的規矩”也不需要。極端思維和庸俗思維都是缺乏思考力的一種表現,背後的外部成因往往正是這些人從小經歷了太多的“規矩”,致使思維狹隘。
沒見識過美好柔和的教育,也失去了用最天然的心去體會另一個天然的人的能力,不相信一個人的自發選擇會是善的。對人性的不信任,常常是一些人跨不過“立規矩”這道坎的根本原因。所以面對一個具體的孩子時,尤其面對孩子的過失時,不知道離開了懲戒,還有別的辦法。
雖然每個兒童都會出於無知和調皮,在某一階段某些事上“沒規矩”,尤其男孩子,更願意探索和挑戰,更顯得“不聽話”,甚至具有破壞性。但一個單純的兒童從來不會沒底線,只要孩子心理健康,對人對事沒有惡意,就不會有過度的挑釁,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能變得習慣良好,行為得體。很多精英人物,在回憶童年時,上樹掏鳥窩,到地裡偷西瓜,甚至三天不洗臉,打架等等,所有這些“壞行為”都是有趣的童年記憶,卻完全影響不到他們成年後的道德面貌和行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