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就你這態度,還怪孩子不愛閱讀?

“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一定不是壞孩子。 ”而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 這一生做個好人足矣。 同樣, 堅持8年的親子閱讀, 讓我受益特別多, 可是, 周圍仍然有很多家長對“親子閱讀”認識不足, 甚至不屑一顧。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作為孩子的領路人。 領路人會不會“領路”, 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軌跡。

一、家裡連本像樣的書都沒有, 孩子能愛閱讀?

前幾天一個朋友來我家, 談話間聊到她女兒的閱讀時說:“奧莉都不怎麼愛看書, 我給她讀, 她都不聽。 ”我問她什麼書?她說:“就是你送我的那幾本書。 ”

天哪, 奧莉現在兩歲七個月,

Advertisiment
我還是在一年前送了幾本童書給她, 居然這幾本童書翻了這麼久, 難怪孩子不感興趣。 而她家裡也只有我送她的這幾本童書。

閱讀沒有量的積累, 哪能實現質的飛躍。

我有一個表外甥女, 才四年級, 最近因為成績太差, 請了語文家教, 這是她的第4門補習了。 我是覺得很稀奇:現在的孩子連語文都要額外開小灶啦?

小姑娘的父母, 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嫂, 每次在家庭聚會上都會抱怨孩子不愛讀書、成績不好。 顯然, 他們生意上的成功, 並不能掩蓋他們在女兒教育上的無力:小姑娘最不喜歡做的事就是讀書, 最熱衷的事情是玩網路遊戲、追網路劇, 請了那麼多家教, 成績也沒什麼起色。

出於對小姑娘未來的擔憂, 我試著建議表哥表嫂,

Advertisiment
工作之餘不要再只顧打麻將應酬, 從陪孩子閱讀開始, 一家人良性互動起來。 為此我還特地給他們列了一些適合小學生和家長閱讀的書。

事實證明我是鹹吃蘿蔔淡操心, 表哥大叫:“饒了我吧!我們都是大老粗, 哪有那個耐心給孩子念什麼書啊?反正不缺錢, 請家教輔導輔導吧。 唉, 我也希望女兒多看看書啊, 你說她怎麼就不愛看書呢?”

對呀, 親戚們都很奇怪:小姑娘鬼馬精靈聰明的很, 怎麼就是學不進去呢?

我倒是覺得成績好壞跟聰明不聰明關係不大, 畢竟人與人的智商差別也沒多少, 她的問題在於沒有精神營養可以汲取、缺乏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沒有讀書的氛圍, 也沒有愛讀書、愛學習的家風, 甚至除了孩子的課本,

Advertisiment
家裡連一本像樣的書都沒有, 怎麼能指望孩子像變戲法兒一樣變出好成績和好思想?

二、 “酸葡萄”心理, 到底害人還是害己?

剛過去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讀書日”送什麼都不如送學識、送閱讀習慣, 於是今年我照例提前網購了一批繪本, 作為送給蓮子和親戚家小孩的禮物。

我扛著一大箱子書往家走, 碰見了一位鄰居。 得知箱子裡全是給孩子的書時, 鄰居酸溜溜地說:

“呦呵!你家小鹿跟我兒子差不多大, 都還不到一歲吧?這麼小能看懂書嗎?有那功夫還不如多讓孩子看看少兒頻道呢, 電視節目多直觀多省力, 你費這勁幹嘛呀?我家孩子就可喜歡看某某節目了, 也特別聰明機靈啊!”

這樣的“酸葡萄心理”, 我見的太多了,

Advertisiment
雖然暗暗想著:“道不同不相為謀。 ”可心裡還是很不舒服:總有那麼一些人, 自己不求上進就罷了, 還要找個墊背的, 仿佛只有別人也下水, 大家才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自己也就不用那麼努力了。

看看周圍有多少家長一遍遍地告訴你:孩子那麼小, 費那麼大勁有什麼用?讀那麼多書, 最後還不是一樣給人打工, 一輩子做個沒錢沒權的普通老百姓而已?

這種心態最終會害了誰?當然是那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以及他的孩子——慢慢地他會被自己的懶惰思想所麻痹, 喪失了引導孩子爭取“吃到葡萄”的能力。

三、“放養”不等於“放羊”

朋友M在幼稚園工作, 曾經聽她講起她遇到的一個小男孩CC的故事。

CC的爸爸是大學音樂老師,

Advertisiment
媽媽是高中英語老師, 他們家是名副其實的“高知”家庭。 但是這夫妻倆卻沒有與自己身份相匹配的教育理念。

有一次, 幼稚園開展“繪本閱讀主題月”, 以此督促老師和家長一起與孩子共讀經典繪本。 於是朋友M每天放學都會要求班上的幾位小朋友第二天來上學時帶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 並講給大家聽。 孩子和家長們對此積極性很高。

可輪到CC分享的時候, 他哭了, 他說他家裡沒有繪本, 因為爸爸媽媽從來不給他買。

於是M打電話與CC媽媽溝通這次主題月的意義, 表示希望家長配合。 CC媽媽卻說:“這麼小的孩子讓他閱讀幹嘛?憑我們的高智商, 我兒子也不會笨到哪裡去!

教孩子閱讀我比你專業, 但是為什麼我至今不教他?我就是要小心呵護他的好奇心、創造力。 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就是要好好玩、要釋放天性!以後不用讓我的孩子上閱讀課了!”

誰知這還沒完,CC媽媽還向教育部門投訴M的幼稚園“小學化”!

後來教育部門瞭解了情況,並沒有阻止幼稚園開展“繪本閱讀主題月”,但是CC卻退園了。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小時候都是處在“高壓”的學習氛圍中,諸如“一分定乾坤”“提高一分,碾壓千人”的口號你我都不陌生。有的人可能因為自己讀書讀怕了,於是就對子女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持一種極端態度:書籍一概不買,更別提親子閱讀了。

不只是閱讀,在其他方面他們也是給孩子無限的“自由”,還將這種“放羊式”的教育美其名曰“給孩子一個零壓力的童年”。

可問題是,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狀態,完全做到“零壓力”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孩子失去成長的動力。

怕只怕,孩子小的時候強調“成長零壓力”的家長,將來很可能是那些為了孩子成績而焦慮的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也應該是一個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持續性的、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而親子閱讀就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做到這幾點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的。但是,沒有哪一種教育方法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的。幫孩子愛上閱讀也一樣。

1、由孩子感興趣的題材入手,選擇高品質的正版繪本或者少兒讀物。

比如,孩子平時喜歡恐龍,那麼可以選擇恐龍題材的讀物激發他的閱讀欲望,如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之所以強調購買正版圖書,是因為比起粗造濫制的盜版書,正版圖書無論從排版、色彩、印刷品質,還是對孩子審美情趣的培養都占絕對優勢。

2、家長參與到閱讀過程當中。

如果你很忙,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就可以。親子閱讀除了能彌補學齡兒童識字量的不足、降低閱讀的難度以外,還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方式。不用擔心自己普通話不好,或者沒有朗讀技巧,其實孩子最喜歡的是父母的聲音。

3、付出足夠的耐心。

切記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強迫孩子長時間安靜地坐在那裡。

4、可以跟孩子討論閱讀的內容,但是不要總是問孩子有什麼收穫。

把親子閱讀當作一家人的娛樂項目有什麼不可以呢?放手讓孩子做一些看起來“無用”的事,是一種教育智慧。

5、將書中的情節聯繫到現實生活中,形成一些親子間獨有的語言,以“輸出帶動輸入”。

比如,讀過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以後,在送孩子上學時就可以展開手臂告訴孩子:“我愛你有這麼多。”這時孩子既能感受到濃濃的親子情,又加深對這本書的親切感,反過來會更加喜愛閱讀。

一個愛閱讀的孩子,長大後或許依然很平凡,但是請相信,閱讀已經讓他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一雙愛閱讀的父母,也許不一定自己有多高的學歷,但能每日回到家,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認認真真地陪孩子講幾個故事,孩子必以他們為榮。

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就是要好好玩、要釋放天性!以後不用讓我的孩子上閱讀課了!”

誰知這還沒完,CC媽媽還向教育部門投訴M的幼稚園“小學化”!

後來教育部門瞭解了情況,並沒有阻止幼稚園開展“繪本閱讀主題月”,但是CC卻退園了。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小時候都是處在“高壓”的學習氛圍中,諸如“一分定乾坤”“提高一分,碾壓千人”的口號你我都不陌生。有的人可能因為自己讀書讀怕了,於是就對子女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持一種極端態度:書籍一概不買,更別提親子閱讀了。

不只是閱讀,在其他方面他們也是給孩子無限的“自由”,還將這種“放羊式”的教育美其名曰“給孩子一個零壓力的童年”。

可問題是,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狀態,完全做到“零壓力”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孩子失去成長的動力。

怕只怕,孩子小的時候強調“成長零壓力”的家長,將來很可能是那些為了孩子成績而焦慮的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最重要的老師,家庭教育也應該是一個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的、持續性的、潤物細無聲的過程。而親子閱讀就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做到這幾點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的。但是,沒有哪一種教育方法是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的。幫孩子愛上閱讀也一樣。

1、由孩子感興趣的題材入手,選擇高品質的正版繪本或者少兒讀物。

比如,孩子平時喜歡恐龍,那麼可以選擇恐龍題材的讀物激發他的閱讀欲望,如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之所以強調購買正版圖書,是因為比起粗造濫制的盜版書,正版圖書無論從排版、色彩、印刷品質,還是對孩子審美情趣的培養都占絕對優勢。

2、家長參與到閱讀過程當中。

如果你很忙,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就可以。親子閱讀除了能彌補學齡兒童識字量的不足、降低閱讀的難度以外,還是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方式。不用擔心自己普通話不好,或者沒有朗讀技巧,其實孩子最喜歡的是父母的聲音。

3、付出足夠的耐心。

切記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也不要強迫孩子長時間安靜地坐在那裡。

4、可以跟孩子討論閱讀的內容,但是不要總是問孩子有什麼收穫。

把親子閱讀當作一家人的娛樂項目有什麼不可以呢?放手讓孩子做一些看起來“無用”的事,是一種教育智慧。

5、將書中的情節聯繫到現實生活中,形成一些親子間獨有的語言,以“輸出帶動輸入”。

比如,讀過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以後,在送孩子上學時就可以展開手臂告訴孩子:“我愛你有這麼多。”這時孩子既能感受到濃濃的親子情,又加深對這本書的親切感,反過來會更加喜愛閱讀。

一個愛閱讀的孩子,長大後或許依然很平凡,但是請相信,閱讀已經讓他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一雙愛閱讀的父母,也許不一定自己有多高的學歷,但能每日回到家,放下手機、關上電視,認認真真地陪孩子講幾個故事,孩子必以他們為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