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尹建莉:不要用一個模子去套你的孩子

文=尹建莉

上次去美國開會時, 借住在一位醫生朋友家, 看到玄關牆上掛了一封小孩寫的信, 覺得很驚訝, 因為一般都是名人的字畫才會掛在這種顯眼的地方。 朋友解釋, 這是一個小病人寫來的感謝信, 因為自己是醫生, 天天接觸到生老病死, 難免情緒低落, 這封信讓他在每天出門前激勵自己:工作是有目的的, 生活是有意義的。 這使他可以打起精神去面對新的一天。

我聽了就更加好奇, 想要知道這封信寫的是什麼, 但一看字跡淩亂, 無法辨讀, 於是請他念給我聽。 信是這樣寫的:“醫生, 我以前都認為在學校功課不好只有兩個原因:一是愚笨,

Advertisiment
二是懶惰。 感謝你讓我知道我不笨也不懶, 是我的大腦趕不上我的決心, 我只是記憶不好。 現在我不自卑了, 也不害怕上學了。 ”

他說這個孩子很愛看書, 有自己的想法, 口頭報告也很有條理, 就是無法寫字, 連字母都無法連貫地寫。 他的字寫得特別亂, 像一堆木柴散在地上, 讓別人無法辨識。 因為寫字困難, 所以作業不能準時交。 老師認為他懶, 不肯寫作業, 因為既然口頭報告都很清楚, 為什麼用筆寫下來就不行?會做而不做是罪加一等, 因此天天處罰他, 讓他恐懼上學。 直到被我朋友診斷為這是“病”而不是“壞”後, 他才找回自信。

我的那位醫生朋友說, 當時的儀器並不能讓他找出孩子的大腦什麼地方不對,

Advertisiment
但是他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壞”。 只是他和別人不一樣, 他有自己的優勢,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他就可以出色。 果然, 這些話讓孩子的人生不一樣了。 現在這個孩子已成年, 是一個得過大獎的景觀設計師。

我聽了很有感觸。 每個人都知道教育應該因材施教, 但是實際上卻都用同一個模子去套所有的孩子。

現在有多元智慧理論, 它的意義就在提醒老師、家長,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長處, 不要用單一的評量去判斷一個孩子。 考不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笨或懶, 更不是壞。 當我們以好壞二分法去界定一個豐富的多面體孩子時, 這是在傷害大多數孩子, 許多孩子都會不符合既有模子。 只有找到小孩的長處,

Advertisiment
使他快樂成長, 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