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尹建莉:學前班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前班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文=尹建莉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 學前班學習是“啟蒙教育”嗎?

良好的啟蒙教育在形式上應該是遊戲的、無拘無束的、變化豐富的、與生活相關聯的。 內涵中應該有技能訓練、語言發展、想像力激發等一系列智慧啟蒙功能。 可當下學前班教學, 急於讓孩子掌握書本知識和考試知識。 課桌限制了兒童的自由, 封閉性的學習內容束縛了兒童的想像, 教學方式違反了兒童天性, 無聊的作業消磨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它是一種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學習, 它使兒童遠離智慧訓練,

Advertisiment
走到“智慧訓練”的反面, 是反智慧教育的行為, 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學習”, 不能稱為“啟蒙教育”。

但現在確實存在著一種現象, 就是一些上過學前班的孩子, 他們入學後就是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強”。 這裡所說的“強”是在認字、計算和考試這些方面, 不過這種“強”是不真實的。 當前小學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教學模式及價值取向方面。 從學校到教師再到家長, 大家都在手段與目的的問題上被搞暈了、迷失了, 表面化地理解一些教育問題, 在兒童教育上形成一些畸形而淺薄的價值判斷。 而學前班教學恰是迎合了這樣一種錯誤的價值取向, 揠苗助長地讓孩子們在寫作業、考試或守紀律方面早早地表現得“訓練有素”。

Advertisiment
可這是“強”嗎?

且不說這“訓練有素”裡包含有多少反教育學行為, 留下多少後患, 單是孩子們表現出的“學業優勢”也是短暫的, 狀態維持不了多久。 人生培養戰略, 如長跑戰略, 開始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就能領先。 不信的話可以到小學三、四年級調查一下, 孩子們學業上的差異和上沒上過學前班並沒有因果關係。

教育上早有這樣的發現, 如果兒童在學習中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些問題, 體會不到克服困難的樂趣, 只是反復咀嚼已熟知的東西, 就會引起對知識的冷淡和輕蔑態度。 經過“學前班”的兒童, 他的課程知識稍高於一般兒童;那麼學習中的新鮮感、發現的樂趣、克服困難的興致他就都沒有, 他很容易在學習上變得輕浮,

Advertisiment
不會用功。 家長們以為把學過的東西再學一遍, 孩子的基礎就更扎實了, 實際情況往往不是這樣。

再者, 由於學前班師資水準較差, 大多數教師的素質不高, 教學方式不恰當, 特別容易在學習情感上對孩子形成消極影響, 導致孩子厭學, 讓他們早早對上學這個事失去興趣, 甚至產生懼怕心理。 “興趣就是天才”, 學習上什麼樣的“聰明”或“提前起跑”能敵得過“興趣”兩個字呢?所以, “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孩子們將來表現在學習上的潛能和才智也來源於這兩方面。 科學良好的教育能讓孩子小小的身體像顆核彈頭一樣儲備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卻是把孩子造成一隻花炮,

Advertisiment
只能炫目一時。

很多家長也許會說, 我原來的想法也挺簡單, 倒沒打算讓孩子在學前班學多少東西, 只是覺得在幼稚園是玩, 學前班也是玩, 學前班好歹還能學點東西, 能學多少學多少。 現在看來, 即便是這樣想, 是不是也沒必要把孩子送到學前班?

認為學前班“好歹能學點東西”。 這種想法包含著當前教育中非常典型的一個理念性的錯誤, 就是蔑視兒童的玩耍權。 把玩耍當作無價值的, 認為玩耍可多可少, 可有可無的, 認為“學知識”是有價值的, 學總比不學好。 持這種思想的家長不知道,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 智力成長不是在書桌前進行, 而是在遊戲中進行。

盧梭在他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中提出一個“最大膽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則,

Advertisiment
就是在兒童的早期學習上, “不僅不應當爭取時間, 而且還必須把時間白白地放過去。 ” 他強調的是應該讓兒童盡情地遊戲玩耍, 反對用課程學習擠佔兒童的遊戲時間。 就當前的學前班教學來看, 無論你是否對孩子提出一個學習要求, 只要把孩子送進學前班, 這種環境就會對兒童玩耍權進行主動剝奪。

兒童越是年齡幼小, 啟蒙教育的急迫性越強, 越需要一個好的智力成長環境。 他心智發育的黃金時間被奪走一年, 今後不知有多大的損失。 心理學認為兒童智力發育的最佳時期是6歲前, 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怎能讓這黃金般的時間變成一段鏽鐵呢。 哪怕是什麼都不學習的純粹的玩耍, 也要好過反兒童天性的“提前學習”。

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人才,而不合適的“提前學習”只能讓孩子變得平庸無才。反對“學前班”,實質上是反對不科學的、急功近利的學前教育。不讓孩子上學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學前教育還給孩子。

也要好過反兒童天性的“提前學習”。

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成為人才,而不合適的“提前學習”只能讓孩子變得平庸無才。反對“學前班”,實質上是反對不科學的、急功近利的學前教育。不讓孩子上學前班,目的是想把良好的學前教育還給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