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尿失禁怎麼辦

產後尿失禁一般發生在產後1周左右, 起初是尿頻、小便疼痛、尿液中有血絲等, 最後就會發展成尿失禁。

產後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尿失禁一般發生在媽媽咳嗽、大小、彎腰的時候, 因為這時候腹部的壓力傳遞到了膀胱, 膀胱中的尿液受到擠壓容易溢出膀胱。

媽媽的盆底肌肉群在分娩的過程中, 因為過度的擴張, 導致收縮肌肉群的收縮力量變小, 無法及時收縮, 所以膀胱中的尿液受到壓迫時, 就會毫無迴旋餘地, 很容易溢出。 骨盆底肌肉群鬆弛, 還會導致膀胱頸下降和尿道膨出, 尿液滲透到體外的阻力相對更小。

Advertisiment

另外, 如果媽媽在分娩時會陰部撕裂傷嚴重, 會影響尿道外括約肌的功能, 括約肌不能及時收縮, 也是尿失禁形成的原因。

防止產後尿失禁的方法

防治尿失禁的過程就是恢復盆地肌肉群收縮力量的過程。 之前小編在防治產後便秘中有提到一項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 同樣也可以防止尿失禁。

媽媽在感覺到尿意時, 延遲10分鐘排尿, 在這10分鐘裡做這個運動, 可以加強盆底肌肉力量的恢復。 具體做法:①仰躺在床上, 雙腿膝蓋彎曲, 雙腿打開如分娩前做婦科檢查時的姿勢。 ②收縮骨盆底肌肉, 就像平時小解時, 中途突然憋住的動作, 持續10秒。 ③放鬆10秒, 再重複練習15次。

除了運動外, 飲食也可以調理尿失禁。 可以把益智仁研成粉末,

Advertisiment
加入米湯調勻後服用, 每次6克, 每日2次;蝦仁炒韭菜也能調節泌尿系統的功能, 具體做法:150克韭菜洗淨切段, 加入250克鮮蝦一起炒熟, 然後加鹽、胡椒調味食用。

尿失禁一般都會隨著骨盆底肌肉的恢復而慢慢消失。 如果在產後3個月後, 尿失禁依然存在, 建議媽媽去醫院診治, 以免影響產後生活和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