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1、 尿量(Vol):

一樣平常環境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0.8~2.0升。 但飲水量、活動、出汗、氣溫皆可影響尿量。

2、 尿色(Col):

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 即膽紅紊尿, 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紊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 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症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 外觀呈紅色, 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 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向色。

Advertisiment
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 除外藥物影響後, 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3、酸堿反應(pH):

正常新鮮尿多為弱酸性, pH6.O左右, 因受食物影響, pH常波動在5.O~8.O之間。

4、比重(SG):

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顛簸, 因受飲食、活動、出汗等影響.隨意尿比重顛簸範疇為1.005~1.030。

5、透明度(Clr):

正常尿清澈透明無沉澱。 安排一段時間後, 可出現絮狀沉澱.尤其女性尿;尿液排擠時即渾濁, 每每由於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 需作顯微鏡查抄予以辨別, 少數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鹽等析出, 亦使尿渾濁, 則無臨床意義。

6、尿白細胞(粒細胞脂酶LEU):

泌尿體系細菌性☆禁☆感染的指標;定性試驗:陰性, 非常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大概性。

Advertisiment

7、酸鹼度(pH):

正常尿多為弱酸性, pH6.0左右, 因受食物影響, pH常顛簸在5.0~8.0之間。 在熱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質分析旺盛時, 特別在酸中毒時, 尿液酸性增強呈強酸性, pH降落, 服用氯化銨、氯化鈣、稀鹽酸等藥物時, 尿亦呈酸性。 堿中毒時, 尿中混有大量膿、血時, 服用蘇達等鹼性藥物時, 尿液呈鹼性, pH上升。

8、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查抄是腎臟疾病診斷、治療、預後觀察緊張指標;定性試驗:陰性,  種種腎炎、腎病、泌尿系感染、結石、惡性腫瘤、腎小管酸中毒、重金屬中毒、腎移植排擠應聲等等環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擠量增高, 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亦可使尿蛋白排擠量增高。 因此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做尿蛋白檢查或尿蛋白定量, 觀察有無腎臟受損環境,

Advertisiment
但正常人劇烈活動後.寒冷或發熱等環境, 亦可出現臨時性蛋白質。

9、尿亞硝酸鹽(NIT):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鹽.經細菌(緊張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而成。 因此當尿路感染時(如膀胱炎、腎盂腎炎)可呈陽性, 由於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希氏菌、變形桿菌等)為尿路感染的常見菌, 以是此項檢查常做為尿路感染的過篩試驗。

10、尿酮體(KET):

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中氧化生成的。 是乙醯乙酸、β一羥丁酸及丙酮酸的總稱; 定性試驗:陰性, 尿中酮體陽性時稱酮尿症, 見於重症糖尿病、懷胎中毒、長期禁食、嘔吐、腹瀉、脫水及脂肪攝入過多。

11、尿葡萄糖定性(GLU):

正常人如短時間內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時, 活動後, 懷胎期可產生一過性尿糖增高,

Advertisiment
無臨床意義。 無論是原發性糖尿病或繼發性糖尿病、腎性糖尿病, 尿糖排擠量皆增高。

12、尿紅細胞(ERY):

檢查尿液中紅細胞的數量, 定性試驗:陰性, 紅細胞過多提示泌尿體系炎症或結石等疾病的大概性。

13、尿膽原(UBG):

尿膽原是聯合膽紅素隨膽汁排泄至腸道。 被腸道細菌作用還原而成(糞便中稱糞膽原)。 大部門隨糞便排擠小部門在結腸重汲取入血液, 由腎臟排擠, 定性試驗:陰性或弱陽性 , 在肝臟功能障礙、熱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黃疽、腸梗阻等情況下增高, 在總膽管梗阻及肝細胞黃疽極期時尿膽原減少。

14、尿膽紅素(BIL):

膽紅素是由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經網狀內皮系統處理降解而成;定性試驗:陰性, 在肝細胞性黃疸,

Advertisiment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及梗阻性黃疸, 如膽石症、膽道腫物、胰頭癌等, 尿中膽紅紊增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