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崔玉濤:給孩子用抗生素和偏方退熱

崔神12堂育兒視頻課, 結合最新臨床案例:http://display.taobao.com/xbd/index.htm

給孩子用抗生素退熱

昨天看了一天疾病門診, 主要是發熱等病症。 大多數家長在家只給孩子退燒藥, 可兩位家長在發熱的第一時間給孩子服用了抗生素。 其理由是過節期間希望孩子病情快速好轉。 血液檢測顯示白細胞不但不高, 而且均低於正常值低限, 為典型病毒感染。

各位家長一定要明確地瞭解抗生素。 抗生素不是治療發熱的萬能藥, 只針對細菌和某些支原體、衣原體等病菌, 不能抑制和殺滅病毒。 屬於病毒感染, 抗生素是無效的。 抗生素本身屬於化學物質,

Advertisiment
食用不當對孩子會造成不該有的負效應。

發熱時, 若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均低, 特別是低於正常值低限, 此時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說明是病毒感染, 不用抗生素。 若病毒感染並不嚴重, 非單純皰疹、EB病毒等, 也不需用抗病毒藥物。 病毒感染後2-4周, 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會恢復正常, 不需用升白細胞藥物或免疫增強劑。

發熱是炎症所致的說法完全正確, 但炎症並不意味是細菌感染。 病菌(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外傷、過敏等都會引起相應部位的炎症。 比如:咽部紅腫可以是病毒感染所致, 也可是細菌感染所致, 還可是嚴重哭鬧局部受到機械刺激所致。 若將炎症形容為一個社區, 細菌感染也就是其中幾棟房子。

若發熱確定為是病毒感染,

Advertisiment
通常不應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一些特別微生物, 如支原體;並沒有殺滅病毒的功效。 抗生素不僅不會縮短病毒感染病程, 反而會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 增加病痛。 抗生素不是退熱藥物!千萬不要根據發熱程度或期限作為選擇抗生素的標準, 而應根據病因。

感染的嚴重程度不是以病毒或細菌感染作為標準, 應該以感染程度作為指標。 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化驗可反映感染程度。 其實, 孩子的難受程度是反映感染嚴重程度的最好指標。 如孩子精神狀況好, 即使高熱也不用高於著急;如孩子精神狀況差, 即使不發燒也應看醫生。

對於反復呼吸道病症(咳嗽、發燒)的孩子, 應該進行免疫功能+過敏原的檢查。

Advertisiment
如果真是免疫功能低下, 應該使用免疫增強劑;如果是過敏, 需要去除過敏原和抗過敏治療。 不要遇到孩子發熱、咳嗽就糾結於是否是細菌感染, 是否該使用抗生素。

雖然孩子發熱, 家長著急, 但是家長必須記住可以給孩子使用的退熱藥物只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不能給孩子使用“阿司匹林”和含“阿司匹林”的藥物。 家長一定要記住, 抗生素(青黴素、頭孢等)不是退熱藥物!只有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才能選擇使用抗生素治療。 無論是用抗生素還是其他藥物治療, 目的都是治療引起發燒的原因, 而不是發燒本身。

圖來自于《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使用沒有醫學論證的偏方

幾天前一8個月的小朋友高熱,

Advertisiment
當時無任何其它不適, 囑付家長只需當體溫超過38.℃時服退熱藥, 暫不用其它藥物。 高熱會持續3-5天。 可家長對孩子高熱不退心急, 接受了別人推薦, 用蒜泥搓腳心, 結果用力過重, 將腳心搓出大皰, 4天后體溫恢復正常。 可腳心的大皰還需數天才能好。

高熱本身並不可怕, 只有高熱驚厥才有可能損傷大腦, 所以體溫超過38.5℃需服退熱藥。 如果孩子僅高熱, 沒有其它明顯不適, 只需退熱+等待。 不要因為著急, 選用更多治療, 特別不能使用無醫學論證的方法, 以免孩子出現二重損傷。 將簡單疾病變複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