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狂爸爸,如何與孩子相處


雖然我們都知道多陪伴孩子有利於親子關係, 可現實是不少爸爸忙於工作, 根本無法抽出時間來陪孩子。 面對這樣的工作狂爸爸, 你知道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嗎?

“工作狂”是一種心理疾病

工作狂也稱工作上癮, 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 挪威和英國研究人員基於毒癮、酒癮等多種上癮診斷標準的核心元素, 推出名為“貝根工作上癮尺規”的工作狂評判標準。 尺規包括7項內容:你想著如何空出更多時間來工作;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超過最初打算;你工作是為了減輕罪惡、焦慮、無助和抑鬱感;他人曾勸你減少工作時間,

Advertisiment
你沒有聽從;如果被禁止工作, 你會感到緊張;你的興趣愛好、休閒活動和體育鍛煉排在工作之後;工作如此繁重, 已經影響你的健康。

父親工作狂 兒子愛打架

父親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 可能會影響兒子的成長。 研究後發現:如果父親每週的工作時間超過55個小時, 他們的兒子很有可能成為不良青年, 經常打架、鬧事等。

研究者認為, 可能是當父親工作時間較長時, 孩子放學後的行為無法得到有效監控。 一些證據表明, 青春期前的男孩比女孩更難管。 研究還發現, 父親的工作時間對女兒影響不大;母親的工作時間對兒子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父親如何忙中偷閒陪伴孩子成長?

一、談成長, 不查成績。

父親是孩子生命的領航者,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 可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長, 在飯桌上, 父親可以和孩子談談近期的學生和生活情況, 側重于孩子的體會和感受, 如果孩子考的好, 及時加以鼓勵, 如果考的不好, 適時予以安慰和支持。 生活中夥伴關係的好壞也是影響孩子注意力集中及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 父親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點滴成長, 找到孩子的“困惑點‘, 拔開孩子心中的迷霧。

二、說新聞趣事, 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

父親見多識廣, 找一些孩子能聽懂的新聞和有趣的小故事, 在吃飯的時候與孩子共同分享, 聽取孩子的看法, 孩子會因為得到父親的重視而踴躍“發言‘, 這樣一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二是可以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三是可以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交流一段時間後, 也可以讓孩子說新聞講故事, 這樣一來一往, 父子親情融洽了, 孩子的表達能力提高了, 在一定程度上也積累了寫作文的素材。

三、與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上的苦樂。

一些家長常說孩子不理解大人的付出, 因為家長們從來沒有向孩子“訴過苦‘, 孩子不知道。 大人習慣向孩子灌輸知識, 殊不知與孩子談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多麼重要。 一些童年的經歷、工作上的小挫折、小成就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孩子會通過這些更加瞭解自己的父親, 父親的形象也更加真實更具親和力。

三種類型父親陪伴孩子技巧

常規型

Advertisiment

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跟孩子去玩各種適合其年齡段的遊戲, 如追逐、踩單車、攀爬、打球等。

週末型

爸爸平時工作繁忙, 週末的親子陪伴很重要。 可以利用週末一家人外出遊玩, 媽媽這個時候可以“懶”一下, 讓爸爸更多與孩子溝通、互動。 野餐、戶外運動、露營都是不錯的選擇, 孩子可以更快地建立起對爸爸的信賴。

6小時型

這類型爸爸可謂“超級奶爸”, 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 除了保證每天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的時間, 可以利用更多時間去學習育兒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