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分類 細數11項寶寶口臭表現

小兒口臭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腐敗性口臭:多因口腔不潔, 口腔粘膜、牙齦炎症, 衛兵, 消化不良或口腔肉芽腫, 白血病所致。 食物經細菌分解而腐敗使口腔組織壞死而引起。

2、寶寶生病的話導致消化功能差, 也會引發口臭, 如口腔潰瘍、舌苔厚, 都可能讓小寶寶口臭

3、小寶寶口臭最普遍的原因是因為寶寶的腸胃功能差, 存在消化不良問題;其次, 小寶寶口臭和寶寶吃下去的東西也有關係, 寶寶的飲食結構裡如果肉類(主要提供脂肪)和乳類食品(主要提供蛋白質)這些較難消化的食物比較多, 也容易口臭。

Advertisiment

4、如果小寶寶嘴裡有食物殘渣, 也會讓的口腔裡發出難聞的氣味。

5、化膿性口臭:多由化膿性、鼻竇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空洞型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病所致。

小兒口臭有哪些表現

1、腹瀉。 消化不良分單純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 單純性消化不良的表現是一天腹瀉在10次以下, 大便黃色或帶綠色, 水分不多, 腹部脹氣, 偶有嘔吐, 有時發熱, 但不太高, 病兒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好。 中毒性消化不良者病情較嚴重, 發病突然, 熱度較高, 每天排便一般在20次左右, 亦有次數更多者。 大便常呈水狀或呈蛋花湯狀, 無裡急後重(下墜)感。 嘔吐頻繁, 每天可在10次以上, 造成嚴重脫水。 病兒甚至抽風, 意識消失, 如不及早治療, 可造成死亡。

2、大便惡臭。

Advertisiment
伴隨少許不消化食物殘渣時, 雖未稀泄, 已有傷食泄之先兆, 此時應馬上減少飲食量, 予以調整, 可避免泄瀉的發生。

3、拒食, 也是小兒口臭的臨床表現。 當小兒偶然有一頓食欲減退、拒食或食不香甜, 不必勉強進食, 而讓其減食一頓。

4、夜臥不寧。 煩啼、手心熱、踢被揭衣, 剛入睡時頭汗多, 為飲食過多積滯腸胃而產生內熱, 正如俗話說"若要小兒安, 常帶幾分饑和寒", "胃不和則夜不安"。 當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添加輔食後, 要注意晚餐不能過飽。 1歲左右的小兒更不要臨睡前飽飲飽餐。

5、面頰潮紅。 小兒停食可以表現為午後、晚上面頰潮紅。 傷食重小兒之面頰燎紅, 表現為面部皮膚粗糙, 環境稍熱面部燎紅更甚。 此時可節食, 少進主食,

Advertisiment
而代之以蔬菜水果, 以助消化。

6、口臭。 乳食積滯於胃脘, 往往先發生口臭, 特別是晨起口臭口酸為乳食停滯的表現, 臨床稱此為高位停食。 有這種現象時, 可減食或停食一頓, 以利於腸胃功能的恢復。

小兒口臭如何分類

臭雞蛋味:罹患爆發性肝炎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肝功能嚴重損害, 病兒常呼出一種特徵性臭味, 類似於臭雞蛋味, 醫學上稱為肝臭。 表明肝臟功能受到嚴重損害, 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腐敗性臭味:多禍起口腔炎症(如牙齦炎)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不良。

爛蘋果味:糖尿病患兒病情惡化到酮症酸中毒階段, 從鼻腔裡排出一種怪味, 因類似於腐爛蘋果的氣味。

膿性口臭:多為寶寶鼻腔異物、萎縮性鼻炎、鼻竇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疾病的病灶處,

Advertisiment
形成的潰瘍、糜爛、化膿所引起。

酸味:多見於寶寶胃腸功能紊亂。

血腥味:多見於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腳汗味:病兒體內缺乏異戊醯脫氫酶, 致使異戊酸代謝失常, 瀦留於血液中, 其體表與呼出的氣息出現腳汗味。 病兒智力低下, 可出現嘔吐、昏迷。

貓尿味:見於高甘氨酸血症, 屬於氨基酸代謝障礙疾病, 因體內缺乏甘氨酸脫羧酶, 引起甘氨酸代謝異常, 造成血液、腦脊液以及尿液中甘氨酸瀦留, 便有類似於貓尿的氣味散發出來。 病兒智力低下, 血液中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 易發生感染或出血。

尿臊味:患有慢性腎炎或腎病的病兒, 病情進展到慢性腎功能衰竭階段,

Advertisiment
由於無尿, 某些毒性物質(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體外而瀦留於血中, 使病兒呼出的氣息散發出尿味, 是病情趨於危重的一個信號。

大蒜味:青少年不慎接觸了有機磷農藥, 導致有機磷農藥中毒, 其呼氣、嘔吐物可散發出較濃的大蒜味。

魚腥味:主要見於三甲胺尿症的病兒, 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代謝缺陷病, 其身體和呼出的氣息有一種魚腥味, 俗稱"魚腥綜合症。

專家提醒, 也不是所有的口臭都意味著疾病臨身。 比如吃了大蔥、蒜、韭菜等氣味強烈的食物後;口腔內有積奶或食物殘渣長時間存留;過多吃零食, 而吃後又不及時漱口或刷牙等, 口氣也可變味。 不過, 這些都屬於暫時性口臭, 只要調整食譜、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即可消失。

怎樣治療小兒口臭

一、小兒口臭的正常療法

1、可選用助消化及收斂藥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等,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療。

2、中藥、推拿捏脊療法對消化不良有一定療效。

3、吐瀉嚴重者宜禁食12小時,然後從糖水、米湯開始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嚴重脫水者應及時補液。

二、小兒口臭的中醫調理法

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藥調理,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胃經有濕熱的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幹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藥。如梔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幹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藥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食積型口臭多見於1~6歲的城市孩子,與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有關。這類孩子長期食欲不振,面黃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藥以消食和胃為主。3歲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麥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藥可以配合消食化積的保和丸。

怎樣治療小兒口臭

一、小兒口臭的正常療法

1、可選用助消化及收斂藥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等,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療。

2、中藥、推拿捏脊療法對消化不良有一定療效。

3、吐瀉嚴重者宜禁食12小時,然後從糖水、米湯開始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嚴重脫水者應及時補液。

二、小兒口臭的中醫調理法

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藥調理,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胃經有濕熱的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幹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藥。如梔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幹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藥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食積型口臭多見於1~6歲的城市孩子,與飲食不節、餵養不當有關。這類孩子長期食欲不振,面黃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藥以消食和胃為主。3歲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麥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藥可以配合消食化積的保和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