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用動作提示,緩解歌唱教學難點

傳統的歌唱教學方法, 一般以反復教唱, 讓幼兒一句一句地按老師的要求學唱, 輕重強弱和快慢全聽老師的, 最終孩子們能完整、連貫、有表情地演唱, 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 然而, 一節音樂活動下來, 老師不停地范唱, 幼兒反復地跟唱, 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不能完全解決。 這樣的教學過程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徵, 老師教得累, 孩子學得更累。 在實踐中, 我發現依據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徵, 巧用身體動作的提示, 能緩解歌唱教學中的難點, 使歌唱教學輕鬆起來。

一、形象化的手勢, 提醒高低音的變化

幼兒歌曲旋律普遍簡單、多重複,

Advertisiment
只是在某些音的細節上有些變化。 然而, 正是這些細微的音高的變化, 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障礙, 他們會將後面的旋律唱成和前面的一樣, 而且一旦唱習慣之後, 再想糾正過來就很難, 也是老師們歌唱教學課堂上常常發生的現象。 面對這樣只有細微音高變化的歌曲, 我在教學中, 嘗試用手勢高低的變化來提醒幼兒的音高的變化。 如:在中班歌唱教學《戴娜》時, 第一句的戴娜和第二句的戴娜在音高上略有區別, 孩子們會將兩句都唱成一樣的, 我在範唱的過程中便加入了高低音的手勢, 在學唱時, 孩子們很神奇地根據手勢的變化唱出了高低音, 而且對手勢動作頗感興趣, 孩子們在唱時也會加入動作,
Advertisiment
唱得異常起勁, 似乎也為我的課堂教學製造了一個小高☆禁☆潮, 這樣形象化的手勢提醒, 避免了老師太多口頭上的說教,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難點輕鬆化解。

二、強調性的手勢, 輕鬆化解重點難點

歌曲中常常出現的休止符, 也是我們歌唱教學中不可避免的重點, 唱出歌中的休止符也是好多歌曲的目標之一。 運用好休止符的特殊效果, 能為歌唱活動增色不少。 在中班歌曲《快樂的動物園》中, 有好幾個休止符要注意, 但是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在把握休止符的過程中有困難, 於是, 我將休止符設計成一個“休止符”的動作, 如:將一個手指放在嘴邊做“噓”狀, 每到休止拍處, 便用這個動作代替節拍。 歌曲唱完後我問孩子們:“你們有沒發現老師在剛剛唱歌的時候有個什麼秘密?”孩子們爭著回答:“做了這個動作!”我再追問:“那你們知道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嗎?”“不能發出聲音!”“對了!這首歌曲裡有休止符號,

Advertisiment
你們知道休止符號是什麼意思嗎?對了!就是唱到休止符號的時候就要注意停頓, 不能發出聲音!”“那麼, 除了用這個動作表示休止拍, 你還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休止拍呢?”孩子們用了自己喜歡的各種動作來代替休止拍, 在一次又一次的變換休止拍的動作演唱歌曲的過程中, 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歌曲, 掌握了歌曲中的休止符。

三、手指遊戲過渡, 説明理解歌曲內容

孩子們的學習是在遊戲中習得的, 為使歌唱活動更靈動、更有趣,

Advertisiment
活動中經常要與遊戲相結合, 然而當孩子一旦知道馬上要開始遊戲, 有時難免會因過於興奮或還沒認真聽懂遊戲要求便倉促進入遊戲狀態, 或是還沒熟悉歌曲的節奏、歌詞的內容就開始表演, 結果造成課堂上幼兒的遊戲場面混亂, 教師難以控制, 達不到預想的教育效果, 教師繼而反復地遊戲也不盡如人意。

面對這樣的情況, 我們在遊戲之前可加入一個緩衝環節——手指遊戲, 抓住手指遊戲具有便捷、簡樸、輕巧、靈動以及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的特點, 將要表演的音樂遊戲在孩子們的手上先演示一遍, 在孩子們熟悉了遊戲的規則、遊戲的節奏之後再過渡到身體遊戲, 這樣層層遞進式的過渡更適合幼兒的學習。

Advertisiment

如:在歌唱活動《跳到我這裡》中, 在幼兒學會了歌曲之後, 老師要根據歌曲的情節, 讓孩子們按照歌曲的節拍一步一步地跳到老師的面前, 可是在跳的過程中孩子們要學會把握自己每一跳的距離, 當唱到最後一句時, 正好跳到老師的身邊, 而正是這個跳的距離孩子們不好掌控, 有的孩子歌曲還沒唱完就跳到了老師的身邊, 而有的孩子歌曲唱完了還沒來到老師的面前。 於是, 在身體移動之前, 我們可加入手指的移動, 孩子們的左手當老師, 右手當自己, 右手“一步一步”地“跳到”左手邊, 這樣直觀的手指遊戲幫助幼兒掌握了“跳”的節奏與幅度, 也為接下來的身體遊戲做了很好的鋪墊, 確保了遊戲的效果與準確性。

四、身體遊戲遷移, 鞏固熟悉新授歌曲

《幼稚園工作規程》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生性☆禁☆愛玩好動,而遊戲正是一種集自由、興趣、需要、快樂、滿足於一體,以幼兒為主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遊戲來支援,歌唱活動也不例外。讓兒童在自然的遊戲過程中進行歌唱,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歌唱能力。

如:在中班歌曲《快樂的動物園》中,當唱到最後一句“快快樂樂在一起,和和睦睦是一家”時,我抓住歌詞內容的遊戲價值,問孩子們:“當唱到這一句時,你最想和旁邊的好朋友做什麼動作?”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抱一抱!”我就讓孩子們唱到最後一句時找個朋友抱一抱!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歌曲結束時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抱在了一起,於是,我又提高了要求,將兩個人抱變成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抱,孩子們在一遍又一遍的挑戰中熟悉鞏固了歌曲,遊戲化的歌唱教學效果也豐滿了整個活動,使活動更精彩了。因此,活動中嘗試把自己曾經享受過的各種遊戲快樂的因素添加到歌曲教學設計中,努力挖掘歌曲本身的遊戲因素可為歌唱教學增色加分。

孩子們的世界是可見的、具體的、生動的,孩子們的學習是在遊戲的過程中進行的,無論是手部的動作、身體的動作、合作的遊戲,我想,只要遵循孩子們學習發展的規律,在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巧妙地運用直觀的動作,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一定能為我們的歌唱教學增光添彩。

鞏固熟悉新授歌曲

《幼稚園工作規程》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生性☆禁☆愛玩好動,而遊戲正是一種集自由、興趣、需要、快樂、滿足於一體,以幼兒為主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遊戲來支援,歌唱活動也不例外。讓兒童在自然的遊戲過程中進行歌唱,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歌唱能力。

如:在中班歌曲《快樂的動物園》中,當唱到最後一句“快快樂樂在一起,和和睦睦是一家”時,我抓住歌詞內容的遊戲價值,問孩子們:“當唱到這一句時,你最想和旁邊的好朋友做什麼動作?”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抱一抱!”我就讓孩子們唱到最後一句時找個朋友抱一抱!孩子們頓時興奮起來,歌曲結束時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抱在了一起,於是,我又提高了要求,將兩個人抱變成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抱,孩子們在一遍又一遍的挑戰中熟悉鞏固了歌曲,遊戲化的歌唱教學效果也豐滿了整個活動,使活動更精彩了。因此,活動中嘗試把自己曾經享受過的各種遊戲快樂的因素添加到歌曲教學設計中,努力挖掘歌曲本身的遊戲因素可為歌唱教學增色加分。

孩子們的世界是可見的、具體的、生動的,孩子們的學習是在遊戲的過程中進行的,無論是手部的動作、身體的動作、合作的遊戲,我想,只要遵循孩子們學習發展的規律,在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巧妙地運用直觀的動作,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一定能為我們的歌唱教學增光添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