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用心理學“鳥籠邏輯”與孩子鬥智

什麼是鳥籠邏輯?勸說一個人去養鳥, 只用說服他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掛一個空鳥籠。 設想你家裡掛了一個空鳥籠, 有人走進房間, 看到鳥籠, 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 ”人們會問:“那麼, 你要掛一個空鳥籠呢?”最後你不得不做出以下兩種選擇:1.把鳥籠扔掉, 2.再去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

Advertisiment

鳥籠邏輯原因很簡單:

人們絕大部分是採取慣性思維的。 孩子的慣性思維, 來自於社會認知、爸爸媽媽傳達的, 周圍環境中熟人的做法、老師的囑咐等。 當孩子在接受一個新事物的時候, 往往會受制於一些常規的刻板的思維。 鳥籠邏輯是反應了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鳥籠必定用於養鳥。 這種慣性思維的好處是, 我們可以憑藉常識、經驗、他人的成功來快速地認知和適應周圍世界、形成自己的未來人生觀。 然而, 如果把慣性思維擴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會成為一種刻板受限制思維,

Advertisiment
不利於孩子今後的發散創新。 所以暖楊楊建議家長平衡“鳥籠邏輯”原理, 巧妙運用到家庭教育環境中~

1.如何讓孩子運用你的“鳥籠邏輯”

孩子愛哭鬧, 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場合, 如商場、醫院, 這往往讓爸爸媽媽感覺很沒面子。 這時家長應該迅速收起你的面子, 跳出你的“鳥籠”, 果斷把孩子帶離人多的公共場所, 回到家裡在教育, 千萬不要在公共場合打罵與孩子爭執。 回家以後, 不妨做一些過家家遊戲讓孩子理解你的“鳥籠邏輯”, 為他們準備商店營業員收銀機和小醫生組合玩具, 與孩子一起玩, 讓孩子來當營業員和小醫生, 你假裝哭鬧, 看看孩子的反應。 在這個時候,

Advertisiment
孩子往往像小大人一樣, 會來安慰你不要哭鬧了:“每次購物只能買一個玩具哦”“打針是為了治病, 不會疼的!”這樣的角色換位元, 孩子體驗的目的會很深刻的理解爸爸媽媽的為難, 自己在公眾場合哭鬧是不應該的。

再舉個例子, 暖楊楊希望培養女兒對音樂的興趣,

Advertisiment
會帶她去體驗鋼琴課, 給她一些心理暗示的語言鼓勵:”真是很喜歡彈鋼琴, 很有藝術天賦哦“。 那麼女兒肯定會在練琴初期對鋼琴產生濃厚的興趣。 爸爸媽媽希望孩子變成什麼, 贈予她一個“空鳥籠”, 希望孩子勤勞, 就在他看到的醒目的地方放個掃帚, 他發現了肯定會拿起掃帚把家中裡裡外外打掃乾淨。 同幼稚園的某小朋友輪滑不錯, 爸爸媽媽也索性買了輪滑鞋回來, 孩子看到了自然歡喜主動吵著要學。 希望孩子愛讀書, 就準備一個空的書架, 買些書回來,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在閱讀的氛圍中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適當的巧妙運用”鳥籠邏輯“是利用思維慣性讓孩子養成生活小幫手、學習主動、讀書積極的習慣。

Advertisiment

2.孩子的”鳥籠邏輯”你該如何突破

孩子讀幼稚園以後就是一個成長的小社會環境, 放學後經常會告訴我哪個同學買了什麼、用了什麼她也很想要。 比如她想買個兒童迪士尼指甲油, 是同班同學一直在用的。 還會告訴我在某寶網上買有專門的兒童指甲油, 可以水洗撕拉, 老師發現的話撕掉就是了。 還有在商場看到一個能坐又能拉的卡通造型拉杆箱, 她也立刻能告訴我廣告上是哪個小明星代言, 她也很想要。 這個時候, 她顯然已經深陷“鳥籠邏輯"的漩渦中, 如果不正確引導, 孩子很容易被商家、周圍小朋友左右了慣性思維。

所以,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少去推斷別人。每個孩子的進步是其個人自身縱向的比較,而不是與社會群體做橫向比較。別人的東西,別家孩子會的技能爸爸媽媽首先不要陷於“鳥籠邏輯”中拿來比拼。要讓每個孩子知道父母把他們看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學習多少和擁有多少物品都不是用來比較的。不因模式化、世俗化而墨守成規,缺少了創意與創新的激情。

好多女孩子去學鋼琴,而你能帶孩子去瞭解認識所有的樂器,去聽不同風格的樂隊演出,這樣更是對孩子的藝術薰陶。女孩子愛美想塗指甲油,要可以通過一種親子共樂的遊戲來引導,網上可購買有一種叫白色不乾膠的商品,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手繪塗鴉,剪下來黏在手上讓她過足美甲癮。

新時期育兒爸爸媽媽要以敢於變通,突破傳統觀念與孩子鬥智,讓邏輯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本文為原創,觀點僅代表個人,配圖的油畫均來源於網路。

所以,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少去推斷別人。每個孩子的進步是其個人自身縱向的比較,而不是與社會群體做橫向比較。別人的東西,別家孩子會的技能爸爸媽媽首先不要陷於“鳥籠邏輯”中拿來比拼。要讓每個孩子知道父母把他們看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學習多少和擁有多少物品都不是用來比較的。不因模式化、世俗化而墨守成規,缺少了創意與創新的激情。

好多女孩子去學鋼琴,而你能帶孩子去瞭解認識所有的樂器,去聽不同風格的樂隊演出,這樣更是對孩子的藝術薰陶。女孩子愛美想塗指甲油,要可以通過一種親子共樂的遊戲來引導,網上可購買有一種叫白色不乾膠的商品,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手繪塗鴉,剪下來黏在手上讓她過足美甲癮。

新時期育兒爸爸媽媽要以敢於變通,突破傳統觀念與孩子鬥智,讓邏輯思維與逆向思維相結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本文為原創,觀點僅代表個人,配圖的油畫均來源於網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