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個調皮搗蛋而有主見的孩子, 入小學後, 他的自我意識和對事情的分析認識能力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強, 如果大人對這麼大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進行管教, 只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其實, 只要大人放棄傳統的說教, 在教育孩子時講究一點暗示的藝術, 並以心平氣和的狀態好好地與淘氣的他玩玩“心理遊戲”, 就可使“良藥”、“忠言”不“苦口”、不“逆耳”, 還能使淘氣孩子乖乖地“聽教聽話”。
用怕失敗的心情挖個暗示“陷阱”
晚上睡覺時間到了, 兒子卻絲毫沒刷牙的意思。
Advertisiment
不過到此為止, 戲還沒演完。 我在浴室裡說:“你的動作這麼快, 我怎麼可以和你比呀!記住啊,
Advertisiment
媽媽心得:好勝是孩子的天性, 在競賽中得到勝利喜悅的體驗, 對於小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這時, 如果大人能自謙地讓讓位, 使孩子在略微付出後輕易地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 在孩子欣然接受的同時, 大人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巧用時間暗示, 調整孩子作息秩序
儘管兒子深知睡眠充足的重要性, 但到了睡覺時間, 他還是會習慣性地拖延一會兒。 可惜, 兒子中午的快樂並沒因此而一直延續下去, 由於在學校沒有睡覺, 下午放學時他的眼睛已經困得不行了, 精緻清晰的雙眼皮也變得重重疊疊和迷迷糊糊了, 儘管如此, 貪玩的兒子依舊固執地堅持:“老師說的,
Advertisiment
為了提高孩子的作息節奏, 有時鬧鐘會走得很“快”, 為了提醒孩子做事情認真仔細, 它又會“慢”下來, 總之, 我家的鬧鐘“會”按照大人對孩子要求的需要去自行調節快和慢, 很神奇吧?
媽媽心得:對於一個有守時習慣的孩子來說, 遵守時間的約定確實是家長可以鑽的一個“空子”, 只要把孩子這個特點稍加利用, 在適當的時機裡暗示孩子時間的存在,
Advertisiment
恰當比喻暗示, 讓孩子作業更規整
兒子的作業速度很高, 但品質卻不敢恭維, 不協調的粗黑筆劃總出現在他的本子上。 通過觀察, 我瞭解到了他書寫的問題——當兒子發現筆劃寫短了或字寫小了時, 就用鉛筆直接把寫短了的筆劃加長, 或在不規整的筆劃上覆蓋一下比較規整的筆劃。
我沒直接點出他的不是, 而是與他玩起了暗示遊戲:“吃飯時, 如果發現嘴巴裡的菜或飯裡有骨頭, 你會怎麼辦?”兒子立刻回答:“我會吐掉!”我又問:“為什麼要吐掉呢?再在嘴巴里加上一口好東西不就成了嗎?”兒子驚異地望著我:“怎麼可以呀?!一定要把原來有骨頭的吐掉, 如果不吐掉就再吃進去東西,
Advertisiment
看著自己的作業本, 兒子吐了吐舌頭, 把寫錯或不理想的字徹底擦乾淨, 再寫上筆劃長短合適的端正的字。
媽媽心得:規則意識是在認識和接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讓孩子理解複雜的道理其實並不困難, 只要在孩子認知能力範圍之內給予一點點暗示或強調, 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形象暗示, 讓孩子懂得整潔的必要性
兒子做事情總喜歡留尾巴——拿衣服後, 衣櫃抽屜敞開著;翻書後, 書櫃門打開著;蠟筆顏料用過後, 蓋子與本體遠遠分離;無論是走進還是走出, 家門總會在他的身後大大地敞著……說過多次後, 兒子依舊屢教不改,有時還振振有辭地反駁我的教育:“敞開就敞開!可以隨手拿隨手放!方便啊!”
我沒和他生氣更沒幫他整理,只叫他和我玩一個“遊戲”:“你把嘴巴張開,沒我的指令你千萬不能要閉上,一閉上就輸了,知道嗎?”因為孩子喜歡做遊戲,於是接受了這個為難的遊戲規則。15秒過去了,兒子不耐煩地朝我看,我沒理睬他,24秒時,兒子終於忍不住叫了起來:“媽媽!好了沒有?!你叫我張嘴巴張到什麼時候?!”我樂了:“你這話好象在哪裡聽過呢?對了!是你的書櫃和衣服櫃子!它們現在正這麼說你呢!不信?你去看看!”一會,兒子不好意思地走出來:“衣櫃和書櫃的嘴巴,全部都‘閉’上了。”
媽媽心得:要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很多時候和他生氣講大道理根本沒作用,只有讓他切身體會到錯誤的本性,才能使他意識到他自己的過失,這個做法能使孩子快速而直接瞭解到他的難受和事情之間的關聯,這個暗示是對孩子不良行為作了含而不露的批評。
反面暗示,激起孩子的上進心
整理房間是兒子不喜歡做的事,幾乎每次叫他收拾玩具書本就慪氣。為了避免正面衝突,我用“激將法”對付他。我邊整理自己的書櫃邊“冷嘲熱諷”:“我整理書的速度是最快的,你看看吧,一會我就能全部搞定,你一定不敢和我比賽……”聽到這樣的話,原本在電視機前著迷了的兒子立刻給我回應:“誰說我不敢!我一定比你整理得更好更快!”
媽媽心得:兒子很好勝,凡事都要鬥個勝負輸贏,要激起孩子去完成某項任務的勇氣、毅力,從反面去刺激他,同樣可以達到激起孩子按大人所期待的去做的願望和熱情來。不過,採用這種方法的條件是孩子要有強烈的進取心。
暗示法就這麼有趣和有效,只需父母要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施加教育影響,不僅符合孩子要求自尊、獨立的心理特點,還不易使孩子與父母對立起來,尤其在公開場合,它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好。
暗示有時僅能解決應該怎麼做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必須說服教育,使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才能主動積極地去做,所以,在運用暗示時應密切地與鼓勵、說服教育等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兒子依舊屢教不改,有時還振振有辭地反駁我的教育:“敞開就敞開!可以隨手拿隨手放!方便啊!”我沒和他生氣更沒幫他整理,只叫他和我玩一個“遊戲”:“你把嘴巴張開,沒我的指令你千萬不能要閉上,一閉上就輸了,知道嗎?”因為孩子喜歡做遊戲,於是接受了這個為難的遊戲規則。15秒過去了,兒子不耐煩地朝我看,我沒理睬他,24秒時,兒子終於忍不住叫了起來:“媽媽!好了沒有?!你叫我張嘴巴張到什麼時候?!”我樂了:“你這話好象在哪裡聽過呢?對了!是你的書櫃和衣服櫃子!它們現在正這麼說你呢!不信?你去看看!”一會,兒子不好意思地走出來:“衣櫃和書櫃的嘴巴,全部都‘閉’上了。”
媽媽心得:要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很多時候和他生氣講大道理根本沒作用,只有讓他切身體會到錯誤的本性,才能使他意識到他自己的過失,這個做法能使孩子快速而直接瞭解到他的難受和事情之間的關聯,這個暗示是對孩子不良行為作了含而不露的批評。
反面暗示,激起孩子的上進心
整理房間是兒子不喜歡做的事,幾乎每次叫他收拾玩具書本就慪氣。為了避免正面衝突,我用“激將法”對付他。我邊整理自己的書櫃邊“冷嘲熱諷”:“我整理書的速度是最快的,你看看吧,一會我就能全部搞定,你一定不敢和我比賽……”聽到這樣的話,原本在電視機前著迷了的兒子立刻給我回應:“誰說我不敢!我一定比你整理得更好更快!”
媽媽心得:兒子很好勝,凡事都要鬥個勝負輸贏,要激起孩子去完成某項任務的勇氣、毅力,從反面去刺激他,同樣可以達到激起孩子按大人所期待的去做的願望和熱情來。不過,採用這種方法的條件是孩子要有強烈的進取心。
暗示法就這麼有趣和有效,只需父母要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施加教育影響,不僅符合孩子要求自尊、獨立的心理特點,還不易使孩子與父母對立起來,尤其在公開場合,它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好。
暗示有時僅能解決應該怎麼做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必須說服教育,使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才能主動積極地去做,所以,在運用暗示時應密切地與鼓勵、說服教育等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