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讓孩子學會守規矩、懂禮儀、有修養?在身體力行為他們做表率的同時, 借國學經典隨時隨地對他們進行有關行為規范和傳統美德的啟蒙教育, 效果會更好!
·讓寶寶好教養的五個國學教育法·在日常貫穿國學經典的注意事項
寶寶的國學美德教育5大經典場景
孩子日后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是父母最大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 借助一個個特定的情景, 把老道理與孩子的行為結合起來, 使之浸潤在“孝、禮、勤、誠、恥”之中, 感受美德就在身邊, 在親力親為中逐漸使自己的品行高潔起來, 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Advertisiment
場景1 吃東西時講“孔融讓梨”
如今的獨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 見了喜歡的食物只顧吃獨食, 或者先把好的挑了吃, 不懂得謙讓。 此時, 正是爸爸媽媽給孩子講“孔融讓梨”故事的好時機:孔融4歲時就非常懂得禮節。 一天, 父親讓孔融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挑梨吃, 小弟挑了個最大的, 而孔融揀了個最小的說:“我年紀小, 應該吃小的, 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 ”父親聽后十分驚喜, 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 我也應該讓著他。 ”
講完了, 問問孩子:“寶寶吃東西時應該怎樣做呢?”也許, 孩子立刻會挑一個最大的雞翅遞到奶奶嘴邊:“奶奶年紀大, 應該吃最大的。
Advertisiment
教育要點:
這個典故是培養孩子謙讓、懂禮品質的最好事例, 但不能指望孩子一步到位。 因此, 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將這個故事作為飯前或吃點心前的保留節目, 請孩子給大家講一講。 日久天長, 就能將體貼關心他人的行為衍化成一種習慣了。 同時, 父母可以由此引導孩子誦讀“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三字經》讀來朗朗上口, 孩子容易記住且有興趣反復誦讀, 并能從中學到不少好品質。
場景2 從“黃香溫席”中懂得孝敬長輩
在家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面:爸爸下班回家, 累了, 和衣而臥, 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這時候教寶寶關心、孝敬父母, 他一定能記得牢。 媽媽拿一床小被子, 自己握住兩個角、讓寶寶手牽另兩個角,
Advertisiment
隨后, 媽媽告訴寶寶:“好孩子都要學著孝敬長輩。 《三字經》中的‘香九齡, 能溫席’, 說的就是9歲的黃香關心、照顧父親的事。 那時冬天屋里特別冷, 小黃香就悄悄給父親鋪好被、鉆進被窩, 用自己的體溫, 溫暖了冰冷的被子, 再招呼父親睡下。 他也用自己的孝心, 溫暖了父親的心。 ‘黃香溫席’的故事, 從此就傳開了。 ”緊接著, 啟發寶寶想一想:如今, 冬天家里都有暖氣、不用溫席了, 但寶寶是不是也該時時學著黃香的樣子, 關心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呀?
教育要點:
孩子的行為需要鼓勵, 等爸爸醒來, 媽媽一定要主動告訴他,
Advertisiment
場景3 孩子“以我為中心”時講《弟子規》
不少寶寶都是“小磨蹭”, 父母招呼洗澡、收拾玩具或停止看動畫片, 說了幾遍也不見他們動彈。 每遇到這個場面, 父母最好趁機教《弟子規》:“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自己說一句、讓孩子跟著學一句, 再講解一番, 使之明白, 父母招呼自己, 應立即答應;父母要求自己做一些事,
Advertisiment
當父母忙著做事而被寶寶打斷時, 教他們誦讀《弟子規》中的相關的語句:“人不閑, 勿事攪;人不安, 勿話擾”;《論語》中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使之明白, 看見人家沒有空閑就不去打攪;看見人家身體不舒服, 也不去請教問題;自己不想要的、不希望的, 也別強加給他人。
教育要點:
家長應主要教育孩子做事要把握好時機, 將心比心, 尊重別人的感受, 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 在人家方便的時候才提出自己的要求, 不能只顧自己, 這是禮貌、更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爸爸媽媽不妨借助國學典籍中的基本禮儀,培養男孩的紳士風度和女孩的淑女風范。
場景4 出爾反爾,講“言必信,行必果”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孩子已約好了一個小伙伴到家里來玩兒,卻又被另一個小朋友邀請去游樂場或公園。兩者相比,孩子更樂意選擇后者,于是毫不猶豫地要取消以前的約定。此時此刻,教寶寶“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再及時不過了:第一句話出自《袁氏世范》,意思是,答應給別人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約好的時間,一時一刻也不能更改。后兩句分別出自《論語》,前者的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賴,結交到真正的朋友;后者的意思是說話要講信用,做事要果斷。具體到孩子的行為上,是對小伙伴的許諾一定要說到做到,不可出爾反爾。
此外,有關誠信的經典還有很多,媽媽不妨挑選一些講給寶寶聽,如《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說出去的話,都要以誠信為先;欺騙蒙混或花言巧語是絕對不可以的。《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禮記》中也稱:“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旨在說明,講誠信是做人之道。這些格言言簡意賅,讀來朗朗上口,寶寶在記誦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接納它們、逐漸養成美德。等到六七歲,再系統地教他們誦讀《論語》、《弟子規》、《千字文》等典籍。讓孩子明白: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說:“養心莫大于誠”。
場景5 被幫和助人時講“涌泉相報”與“泛愛眾”
路人幫孩子撿起掉在地上的玩具,父母在教寶寶說“謝謝”之外,應利用這個情境及時給孩子講講有關感恩的格言警句,如《增廣賢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和《弟子規》中的“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解釋字面意思,讓孩子明白:在內心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點滴好處,加倍地、持久地報答,而對他人的怨恨則盡量淡化直至忘記,學會帶著感激之心生活。
當寶寶主動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為哭泣的小伙伴遞上紙巾時,媽媽要及時地夸獎孩子,也要不失時機地講講《弟子規》中的“泛愛眾,而親仁。”“凡是人,皆須愛,天地覆,地同載”,讓寶寶懂得: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的,我們離不開周圍的人,鼓勵寶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給身邊的人一分真誠的關愛,“以愛己之心愛人”,培養起孩子的博愛心、慈悲心。
TIPS:在日常教育中貫穿國學經典的注意事項● 以國學經典對寶寶進行道德教育,要有選擇地吸收。畢竟,數千年積淀形成的倫理道德體系中,也有一些不能與時俱進的內容,“有鑒別”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 孩子們在特定的場景中學習國學,除了跟著爸爸媽媽讀、聽講解、理解、背誦、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最后還要歸結到這個場景上。這樣做不僅“有始有終”,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 結合身邊的小事給寶寶講經,要考慮孩子的理解力,年齡不同,解釋的深度和廣度也應不一樣。比如“凡是人,皆須愛”,三歲孩子能明白“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就足夠了;五六歲的孩子則需要懂得愛就是替他人著想;而十歲左右的孩子應明白尊重和理解一個人也是愛他的表現,愛不需要回報。
● 鼓勵孩子溫故知新、學以致用,在多種類似的場合中以某一道德準則規范自己,逐漸形成自覺的行為。
爸爸媽媽不妨借助國學典籍中的基本禮儀,培養男孩的紳士風度和女孩的淑女風范。場景4 出爾反爾,講“言必信,行必果”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孩子已約好了一個小伙伴到家里來玩兒,卻又被另一個小朋友邀請去游樂場或公園。兩者相比,孩子更樂意選擇后者,于是毫不猶豫地要取消以前的約定。此時此刻,教寶寶“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再及時不過了:第一句話出自《袁氏世范》,意思是,答應給別人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少;與人約好的時間,一時一刻也不能更改。后兩句分別出自《論語》,前者的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賴,結交到真正的朋友;后者的意思是說話要講信用,做事要果斷。具體到孩子的行為上,是對小伙伴的許諾一定要說到做到,不可出爾反爾。
此外,有關誠信的經典還有很多,媽媽不妨挑選一些講給寶寶聽,如《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意即凡是說出去的話,都要以誠信為先;欺騙蒙混或花言巧語是絕對不可以的。《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禮記》中也稱:“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旨在說明,講誠信是做人之道。這些格言言簡意賅,讀來朗朗上口,寶寶在記誦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接納它們、逐漸養成美德。等到六七歲,再系統地教他們誦讀《論語》、《弟子規》、《千字文》等典籍。讓孩子明白: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道德的根本,正如荀子所說:“養心莫大于誠”。
場景5 被幫和助人時講“涌泉相報”與“泛愛眾”
路人幫孩子撿起掉在地上的玩具,父母在教寶寶說“謝謝”之外,應利用這個情境及時給孩子講講有關感恩的格言警句,如《增廣賢文》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和《弟子規》中的“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解釋字面意思,讓孩子明白:在內心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點滴好處,加倍地、持久地報答,而對他人的怨恨則盡量淡化直至忘記,學會帶著感激之心生活。
當寶寶主動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為哭泣的小伙伴遞上紙巾時,媽媽要及時地夸獎孩子,也要不失時機地講講《弟子規》中的“泛愛眾,而親仁。”“凡是人,皆須愛,天地覆,地同載”,讓寶寶懂得: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上的,我們離不開周圍的人,鼓勵寶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給身邊的人一分真誠的關愛,“以愛己之心愛人”,培養起孩子的博愛心、慈悲心。
TIPS:在日常教育中貫穿國學經典的注意事項● 以國學經典對寶寶進行道德教育,要有選擇地吸收。畢竟,數千年積淀形成的倫理道德體系中,也有一些不能與時俱進的內容,“有鑒別”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 孩子們在特定的場景中學習國學,除了跟著爸爸媽媽讀、聽講解、理解、背誦、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最后還要歸結到這個場景上。這樣做不僅“有始有終”,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 結合身邊的小事給寶寶講經,要考慮孩子的理解力,年齡不同,解釋的深度和廣度也應不一樣。比如“凡是人,皆須愛”,三歲孩子能明白“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就足夠了;五六歲的孩子則需要懂得愛就是替他人著想;而十歲左右的孩子應明白尊重和理解一個人也是愛他的表現,愛不需要回報。
● 鼓勵孩子溫故知新、學以致用,在多種類似的場合中以某一道德準則規范自己,逐漸形成自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