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分享
一個典型事例
在我們幼稚園, 15年來, 我們一直堅持為孩子舉辦兩個慶祝節日的活動――“六一”的親子運動會和“聖誕”的親子嘉年華, 以此讓父母與孩子們更好地感受“在一起”的愉悅。 我們一直堅持著“每個孩子都是主角, 每個孩子都有獎品和禮物”的原則, 摒棄了“獎罰與比較”。
又是“六一”, 我的辦公室照例被徵用做了領獎室, 它被佈置得格外溫馨, 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禮物。 上午10點, 辦公室前已經排起了小小的長隊,
Advertisiment
小小的禮物, 對他們來說, 有我們成人無法理解的重要。 馬上打開, 馬上觸摸和探索, 這就是孩子, 他們與自己內在的需求緊緊地在一起, 他們活在當下。
“媽媽, 媽媽, 快一點, 不要打了!”循聲望去, 是3歲的安琪兒, 只見她一手拎著早晨我們發給每個孩子的相框, 另一手拉著媽媽的手, 這只手裡還拿著自己的領獎票。 媽媽正在打電話, 安琪兒使勁往前拽著媽媽, 媽媽的身體卻微微向後趔著。 看上去, 媽媽和孩子身體的力量正好相反。
隊伍越來越長, 安琪兒更著急了, 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 但媽媽此刻卻全神貫注地打電話, 對孩子的感受渾然不覺。
我走上前去,
Advertisiment
媽媽停下來, 但電話依舊沒有結束, 情緒似乎顯得很激動, 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和安琪兒之間的事情。 我只好站在一旁, 看著孩子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媽媽。
安琪兒一會兒拉媽媽, 一會兒推媽媽。 媽媽的身體在推搡中趔趄著, 眼神似乎在說“你等一下行不行”。 安琪兒無奈, 只能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 等待媽媽。
顯然媽媽的電話內容很長, 而且好像和對方的談話有些爭執, 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看著很多小朋友都拿上了禮物, 安琪兒更加焦急了。 突然, 她轉身使勁推了媽媽一下。 由於用力過猛, 自己手中的相框“啪”的一聲落在了地上。
Advertisiment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包括安琪兒和媽媽。 有三秒鐘的沉寂, 孩子們都本能地靠向了自己的父母。 安琪兒也嚇壞了, 望著媽媽, 眼睛裡充滿了驚恐。
媽媽似乎並不懂得安慰孩子, 她自己的情緒也忍不住爆發了:“讓你等等, 你就是不等, 看, 拉, 拉, 這下打碎了吧!我說了, 打完電話就去, 你怎麼不聽話呀!真是煩死我了!”說著, 一下摔開了孩子的手, 獨自走開。
安琪兒“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委屈再也無法壓抑。 她終於掙脫我撲向媽媽, 但此刻的媽媽也被情緒所困擾, 依舊不停地抱怨著。
媽媽的憤怒與孩子的絕望, 就如同一起進入到了一種“孩童”的情緒世界, 但同時, 又在兩個不同的頻道中背道而馳著……
小編總結: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是很熱烈的,
Advertisiment
(兼職編輯:梁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