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你瞭解新生兒貧血

什麼是新生兒貧血?

新生兒期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值正常情況下有生理改變, 且受一些圍產期因素影響。 在考慮診斷貧血前必須有所識別。 一般認為生後2周靜脈血血紅蛋白(Hb)≤130g/L、毛細血管血血紅蛋白≤145g/L即可診斷為新生兒貧血。 新生兒貧血包括生理性貧血和病理性貧血, 後者一般由失血、溶血、紅細胞生成障礙三種原因之一引起。 急性失血或嚴重溶血可危及嬰兒生命或產生不良後遺症, 必須及時診斷和治療。

新生兒失血性貧血的分期分型有何不同?

新生兒失血性貧血根據發生在不同的時期可分為產前失血、產時失血和生後失血性貧血。

Advertisiment

(1)產前失血:主要是經胎盤失血, 包括胎盤一胎兒失血、胎母失血、雙胎失血。

(2)產時失血:主要由產科意外、胎盤和臍帶畸形而引起, 嚴重者多發生於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常為急性失血。

(3)生後失血:常見為胃腸道出血、臍帶出血和內出血及醫源性失血。

新生兒失血性貧血根據出血的速度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貧血。 急性失血性貧血常表現為皮膚蒼白、伴心率增快、氣急、低血壓甚至休克, 給氧或輔助呼吸症狀不能緩解;慢性失血性貧血主要表現為皮膚蒼白, 呼吸窘迫症狀不明顯, 可伴有肝脾大, 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