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孩子別犯這7種致命錯!

關於帶孩子,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兒經, 甚至同一個家庭的不同成員在方式方法上都會有差異。 只要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都沒什麼問題。 不過, 下面這些錯誤的行為和做法, 最好改掉哦!

1、吃飯時, 喂一口飯就一口水

嬰幼兒吃飯讓很多父母頭疼, 為了讓孩子儘快吃完, 有些父母在餵飯時會時不時地給孩子喂一口水。

這種做法很不可取, 一方面, 食物沒有經過牙齦磨碎或牙齒充分咀嚼, 只靠胃液, 很難消化。 如果擔心小寶寶消化不了, 可以把飯做得細軟些, 也別邊吃邊喂水。 另一方面, 餵飯剝奪了孩子自主進食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10個月左右的嬰兒, 由於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融合發展, 開始嘗試抓取食物送進嘴裡。 1歲後, 寶寶會試著用勺子來吃東西, 但精細動作還在發展期, 腦和手的配合還不一致, 無法完成連貫的吃飯動作, 經常把食物撒得滿身或滿地都是。 2歲左右的孩子初步具有獨立進餐的能力。 因此, 從添加輔食開始, 就要讓孩子學用餐椅, 自主進食。 家長不用多加干涉, 把吃飯衣給穿好, 飯後打掃衛生即可。

2、時刻守著, 破壞孩子直覺

1歲後, 寶寶學會走路、跑跳, 家長總是擔心他會磕磕碰碰, 恨不得時刻張開雙臂圍在孩子周邊。

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 0~2歲的孩子通過感覺和動作來認識世界。 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本能,

Advertisiment
著名的“視崖”實驗表明, 6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在爬到視覺懸崖的時候, 停止往前爬。 嬰兒能夠衡量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保護並做出有益於自己的行為。 所以,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把家裡的危險物品收起來, 給孩子一個相對安全和寬鬆的環境, 讓孩子多嘗試, 感受世界。

3、穿太多, 孩子更容易感冒

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說的是很多父母怕孩子著涼, 總是會下意識地給孩子多穿衣服。

事實上, 孩子新陳代謝旺盛, 而且經常活動, 會比大人更抗凍。 特別是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未成熟, 體溫易受外界環境影響, 穿的過多, 身體被限制在厚厚的衣服裡, 產生的熱量無法散發, 長久的高溫易導致高熱、脫水、缺氧、甚至昏迷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出現“捂熱綜合征”。 稍大些的孩子, 穿得太多, 運動出汗後受涼, 更容易感冒。 身體總是處於汗濕的狀態, 更容易堵塞汗管, 造成痱子、濕疹等。 正確判斷孩子冷熱的方法是, 用手摸後頸部和背部溫度, 以不冷且微微發熱為宜。

4、孩子玩得正起勁, 給他喂口東西、喝口水, 影響注意力發展

有些爺爺奶奶尤其喜歡在孩子玩得專注的時候, 給他喂口東西、喝口水, 或不停地在旁邊提醒“注意安全啊!”“小心啊!”……

這樣做不僅容易造成孩子吃飯沒規律, 還會影響注意力。 0~3歲孩子注意力維持時間很短, 多由刺激物本身特點引起, 且難以同時注意很多事物, 如果常被打斷, 日後就很難集中注意力, 上學後學習成績勢必會受影響。

Advertisiment
幫助孩子逐漸養成自主且規律的進食習慣, 不追著孩子喂東西吃。 在孩子專注一件事的時候, 儘量不打擾。

5、總對孩子說“不要”、“不許”

很多父母的口頭禪就是這也不許動, 那也不能碰。

“不”是最簡單直接的指令, 用在對危險行為的緊急制止上, 而不能頻繁地運用在親子互動上, 頻繁的“不要”、“不行”之類的否定詞, 會使孩子產生不被接納的感受。 嘗試將所有“不許”的指令轉化為“可以”的積極、正面的論述。 比如看到孩子在牆上塗鴉, 別說“不許在牆上亂畫”, 換成“我們一起在這張紙上畫畫, 好嗎?”

6、對寶寶缺乏尊重

很多成年人喜歡逗弄小孩兒:“寶寶給阿姨跳個舞!”“把你的糖給叔叔吃吧!”……

2歲左右, 孩子就會發展出尷尬、羞恥、內疚等自我意識情緒。

Advertisiment
內疚和羞恥被稱為自我評價性情緒, 經常逗弄孩子, 對孩子缺乏尊重, 容易使他產生負面的自我評價情緒, 感到缺乏自我價值, 從而影響自尊、自信的發展。

聰明的家長不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 不“貼標籤”, 不亂作評價, 承認每個孩子的不同, 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 答應孩子的事情努力做到。 當孩子被他人逗弄時, 家長更要溫和而堅定地制止。

7、不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摔倒了, 很多父母會說:“寶寶不疼, 要勇敢啊!”甚至有的家長喜歡嚇唬孩子“你再哭, 媽媽就不要你了!”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每種情緒都有其意義。 孩子不會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往往容易焦慮, 如果情緒常被壓抑, 孩子就很難建立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 很多人成年後也不會表達情緒,採用發脾氣或者冷暴力的方式來處理。父母首先要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用共情的方式幫孩子識別並表達情緒,當他的情緒被接納後,往往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很多人成年後也不會表達情緒,採用發脾氣或者冷暴力的方式來處理。父母首先要認同和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用共情的方式幫孩子識別並表達情緒,當他的情緒被接納後,往往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