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孩子到博物館動手“玩”科學吧

暑假期間, 一些小朋友會到博物館, 或是一些主題展, 體驗科學或人文的魅力。 這讓我想起來, 我在美國的時候, 帶兒子鳴鳴看過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兒童創意科技展。 讓孩子在體驗科技新事物的同時, 潛移默化地接收科技知識, 激發探索欲和發現欲, 是美國人擅長的事情。

鳴鳴是各式創意展的常客, 每次去都顯得很興奮, 還常常信誓旦旦說要做一個科學家。 在多次科技展覽中, 印象最深刻的是不久前的一次納米科學展。

雖然這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學展, 舉辦方卻是自然歷史博物館, 目的是讓孩子體驗科學的魅力。

Advertisiment
剛開始看到展覽廣告時, 我並沒有十分動心。 在我看來, 這種“高科技”展覽是給成人看的, 畢竟小孩子連釐米、分米、千米都弄不清, 又怎麼會知道納米?不過出於帶孩子開開眼界的目的, 我還是拉著鳴鳴去了。 一去才知道, 我錯了, 這是一個專門為孩子設計的科學遊戲展!

展廳不大, 只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在科學館中騰出的一間小屋子, 裡面圍了一圈桌子, 每張桌子後面站著兩三個熱情洋溢的志願者, 黑色體恤上還印著黃色的字, 寫著“I love nano”(我愛納米)。 屋子正中間則是遊戲區。

別看叫“科學展”, 第一主題卻不是用眼睛“看”, 而是動手去摸、去做、去實踐。 屋子裡的每張桌子都對應著一個小小科學實驗, 我帶著鳴鳴挨著桌子逐個體驗,

Advertisiment
最後才到中間的遊戲區。

第一張桌子上放著“世界上最薄的導體”。 志願者們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小段膠帶, 然後用非常小的鑷子夾一點點小亮片似的物質, 放到孩子的膠帶上。 然後就是孩子們的工作了:將膠帶對折、粘上後再撕開, 並且不斷重複, 在這個過程中, 粘在膠帶上的小亮片不斷被撕裂, 不斷變小, 最後把這小塊膠帶粘在一個小框裡, 並用鉛筆把小框塗滿。

當孩子們還暈乎乎的時候, 志願者便宣佈, “你們創造出了世界上最薄的導體層!”, 並拿來一個小燈電路, 請孩子將兩端觸在鉛筆塗層上, 結果小燈亮了起來。 和其他驚奇萬分的孩子一樣, 鳴鳴也興奮地不斷嘗試, 要讓我看小燈那神奇的微光。

接下來的一個實驗更簡單,

Advertisiment
孩子在志願者的指導下, 接過一條黑色的紙和一支白色的筆並在上面簽名, 拿起旁邊的指甲油往一個水槽裡滴了一滴, 然後趕快將那個黑色簽名紙條伸到指甲油光層下面, 等到撈上來的時候, 簽名處已經形成了彩虹般的光層。 志願者解釋說, 這就是納米原理, 有很多工業用這種方法獲得色彩。 聽得鳴鳴似懂非懂。

我和鳴鳴又體驗了幾個實驗, 比如用高倍顯微鏡看昆蟲翅膀上的顏色, 摩擦兩條磁條帶感受阻力等, 志願者邊講原理邊引導我們做實驗, 別說孩子了, 我也被這些有趣的實驗給“驚呆了”。

除了新奇的實驗, 作為兒童的科學展, 這裡又怎麼少得了遊戲的影子?鳴鳴在瞭解納米單位時就做了一個小遊戲:志願者讓鳴鳴把手放在在一張紙上,

Advertisiment
並沿著邊畫出了他手的形狀。 志願者告訴鳴鳴, “你的手長大概是12釐米, 等於1億2千萬納米。 ”聽了這個數字, 鳴鳴吃驚極了。

繞完一圈, 我們來到了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區。 在這裡, 孩子們可以玩拼圖遊戲;可以試穿用納米材料做的褲子——這種褲子即使潑上去一杯水, 也不會濕;可以玩有納米成分的防曬霜, 探究它和沒有納米成分的防曬霜有什麼不同;還可以玩微型顯微鏡, 看自己手上的皮膚……轉眼間, 參觀就結束了。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 一般情況下, 鳴鳴逛博物館都沒什麼耐心, 可這一次卻賴在展覽館裡不想走了。 可見這次納米體驗是徹底把他給迷住了, 看來, 讓孩子多多動手體驗科學,

Advertisiment
要遠比讓他們“多記多看”高效得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