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孩子在超市先吃後結帳,這是沒素質嗎

傑媽每次帶兒子去超市, 都會發生同一件事情:兒子看見什麼好吃的, 就一定要馬上吃, 哭著鬧著要拆包裝, 攔都攔不住。 傑媽一開始會極力阻止自己的兒子, 甚至不理他的哭鬧。 可是有一次, 兒子在她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打開了一包薯片, 她就換了一種方式來解決:

索性讓兒子先吃, 然後拿著空袋子去收銀台結帳。

於是, 我和傑媽一起逛超市的時候, 她的兒子小傑手裡總會拿著一樣零食在吃, 有時候是棒棒糖, 有時候是優酪乳, 有時候是餅乾, 偶爾還會有散稱巧克力、果脯等食物, 一般是先稱一點貼好價格,

Advertisiment
再給孩子吃。

看到傑媽的這種解決方式, 我很詫異:孩子怎麼樣成這樣的習慣了?

然而, 更令我無比詫異的, 是像傑媽這樣做的家長居然還不少!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或為了止住孩子的哭鬧, 或為了取悅孩子, 或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就會任由孩子在超市邊逛邊吃。

最後, 大多數家長會拿著空包裝去收銀台, 但有一部分家長就會貪些小便宜, 趁人不注意然後帶著孩子溜之大吉。

終於有一天, 傑媽碰了一鼻子灰:叮噹媽, 今天在超市被人說沒素質了, 可是我付錢了啊, 又不是吃霸王餐!這樣也叫沒素質?

估計所有讓孩子先吃後結帳的父母, 都是這麼想的吧:又不是不付錢, 先吃一下怎麼了?反正我買了啊~我付錢我問心無愧!

Advertisiment

這就讓我想到了以前大學時的一個女同學。

我和她一起去一家大型超市買東西, 她越逛越餓, 最後忍不住美食的誘惑, 就隨手拿起了一罐薯片, 打開吃了起來。 當時的我都驚呆了, 這也可以?

果然, 沒過一會兒, 超市的保安過來了。 女同學被“請”去買了單。

事後, 女同學還義正言辭的告訴我:怎麼不能先吃後結帳嗎?我又不是不付錢, 餓了吃一下再拿包裝去買單也不可以?我小時候在家那邊的超市都是這樣幹的啊, 也沒人攔著我啊!就這裡規矩多……

從此以後, 我就沒有和這個女同學一起去過超市了, 真的迷之尷尬。

很多讓孩子在超市先吃後結帳的家長, 當被指責沒素質的時候, 應該都是和傑媽還有女同學一樣,

Advertisiment
覺得很不可思議。 認為沒素質的人都是在散稱食品那隨手拿著吃, 還不買單的人。 而自己, 是為了安撫孩子, 而且也會去結帳, 只是提前行使了自己的使用權而已, 怎麼會沒素質?

這樣的想法其實沒錯, 現在的大多數超市並沒有規定不可以先吃後買單, 只要把包裝留下去櫃檯結帳, 工作人員一般都不會說什麼。 但是也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兒, 因為超市同樣沒有明確提出這樣的做法是合理的, 大多數人並不會這麼幹, 在結帳之前, 這些物品還是屬於超市, 並不屬於個人。

我曾看見一個媽媽帶孩子逛超市, 孩子嚷嚷著要吃霜淇淋時, 是這樣做的:她拿出了孩子想要的那個霜淇淋, 帶著孩子先去付款, 然後在收銀台外面等孩子吃完以後,

Advertisiment
重新回到超市裡面, 繼續購物。

這個媽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第一, 只有付了錢, 這才是你的東西。 第二, 公共場合, 要懂規矩, 不是你想怎樣就可以怎樣的。

在面對孩子的無理需求時, 該堅持的原則還是要堅持, 因為有了第一次, 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地, 孩子就養成了壞習慣。

金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作為家長, 並不是說只要付錢就好了、只要付錢就沒關係、只要付錢就不是沒素質。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在某種程度上, 懂規矩也是良好素質的體現。 為了自己的一時方便而去打破公共場合的規矩, 這在別人眼裡就是沒素質的表現。

我們可以對在超市邊逛邊吃的孩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Advertisiment
但是無法對一個做著同樣事情的成人不抱有微詞。 而孩子總會長大, 小時候是不懂事, 長大以後就會被說“素質差”。

當一樣行為成為習慣, 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規矩, 都是從小建立的。 況且, 讓孩子先吃後結帳, 又能如何保證所有人吃完後都能自主去結帳?

帶孩子逛超市先吃後結帳真的沒素質嗎?也不見得, 畢竟也有特殊情況的發生。 但是家長一味縱容、孩子一旦養成習慣, 那就另當別論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