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後, 小編對自己的最高要求就是“做一個不吼娃的溫柔媽媽”。 為什麼說是最高要求, 因為太難了!
不吼不叫, 時光靜好。
媽媽的心情, 決定一個家庭的溫度。
失控的情緒就扼殺孩子天性的魔鬼。
道理媽媽們都懂, 也依舊無法捨棄自己的脾氣。
為什麼媽媽的情緒易失控
就算以前的性格溫柔如水, 有娃後也有過幾次吼娃的經歷。 如果哪位媽媽說沒有吼過孩子, 那肯定是陪娃的時間太少。
對自己和孩子期待太高
每個媽媽都面臨來自于孩子成長的壓力, 因為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 同時對孩子有所期待。
Advertisiment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驗:臨近預產期越焦慮, 控制不住地買嬰兒用品、佈置孩子房間等。
她們在為成為媽媽做準備, 為現實層面的需要做準備, 更為將要適應新的身份而做準備。
孩子出生後, 媽媽之前的憧憬被身體的勞累和照料孩子不順心的現實打破。
媽媽常常陷入自我懷疑:我的奶水不夠, 娃吃得飽嗎?孩子生病了, 都怪我沒有照顧好寶寶。
特別是坐月子期間, 寶寶無休止地向媽媽發出生理、心理的需求, 媽媽本能地想要滿足孩子, 但這些滿足常常會讓媽媽精疲力竭。
孩子長大後也是一樣, 媽媽忙工作、做家務已經筋疲力盡了, 但孩子渴望得到媽媽的陪伴, 想通過淘氣吸引媽媽的注意。
這個時候, 媽媽焦慮又憤怒。
Advertisiment
焦慮的是, 為什麼我哄不好孩子, 難道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憤怒的是, 我已經非常辛苦了, 為什麼孩子不讓我好好休息?
外界對“好媽媽”的定位
當媽媽後焦慮又憤怒的複雜情感, 一方面來源於現實和孕期時憧憬的溫馨畫面有衝突, 另一方面來自於外界對“好媽媽”標準的定位。
經常聽到婆婆、媽媽、鄰里之間對新手媽媽說:
“隔壁家媳婦的奶水多, 你得多吃喝點兒湯……”
“樓下小李的孩子睡覺踏實, 看人家是咋帶的!”
“你表妹為了孩子不用化妝品了, 真是好媽媽!”
這些對“別人家媽媽”的評價讓媽媽的情緒更加崩潰, 加深了媽媽帶娃時的焦慮。
從而奶水變得越來越少, 孩子越來越不易入睡, 來自外界的指責和評價變得越來越多。
Advertisiment
這種惡性循環讓媽媽感覺非常糟糕:奶水不足, 孩子睡得不好, 不是一個好媽媽。
媽媽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迫切想要帶好孩子, 孩子感受到了媽媽的焦慮, 自然也情緒不穩定。
身心疲憊的媽媽認為孩子故意和自己過不去, 往往情緒難以控制而忍不住發洩自己的怒氣。
所以, 很多人只看到易怒的媽媽, 卻不知道她在為成為好媽媽而本能地努力著、默默地承受著。
5件事跟失控的自己說再見
媽媽的狀態比媽媽做了什麼更重要。
很多媽媽能夠憑藉直覺判斷出孩子哭鬧的原因, 孩子也一樣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
媽媽情緒狀態好的時候, 孩子容易入睡;媽媽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 孩子會煩躁。
以下這些方式可以説明媽媽調節自我情緒,
Advertisiment
給自己冷靜時間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 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媽媽現在情緒不好, 5分鐘後再和你談或再陪你玩。
孩子對情緒的感知遠遠大於對文字的感知。 讓孩子感受到一個正常的社會人有負面情緒很正常, 但要有釋放和輸出的管道。
制定有趣的提醒詞
媽媽請孩子提醒自己:媽媽再發脾氣的時候, 你主動提醒媽媽, 好不好?
提前和孩子商量一個有趣的提醒詞, 這個詞代表著你們之間美好的回憶, 比如繪本媽媽。
媽媽控制不住脾氣時, 一旦孩子說出了這個詞, 說明情緒已經讓寶寶害怕了,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稍稍冷靜一下。
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放下完美媽媽的預設,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利於孩子成長, 但奶水不足不是媽媽的錯, 更不代表你是不好的媽媽。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 媽媽要多欣賞自己的優點, 發揮自己的優點。 弱化自己為人母的責任感, 是孩子在陪伴我, 而不是我在養育孩子。
善於分享、傾訴
家庭成員間的分享很重要, 好的、壞的都可以分享, 分享時要允許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說不出來的委屈不是委屈, 媽媽壓抑在心底的抱怨、不甘、不滿, 不說出來只會越埋越深, 表達出來才會被別人看得到。
尋求家人支持
向閨蜜吐槽, 互相說說近期的煩心事, 你會發現, 焦慮的媽媽不止你一人。
多求助孩子爸爸和老人, 媽媽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 將孩子留給老人或孩子爸爸,給自己放一天假,放鬆心情。
如果看這篇文章的是男士,請多給予妻子情感上的支持。養娃育兒的過程非常不容易,媽媽也需要鼓勵和肯定。
將孩子留給老人或孩子爸爸,給自己放一天假,放鬆心情。如果看這篇文章的是男士,請多給予妻子情感上的支持。養娃育兒的過程非常不容易,媽媽也需要鼓勵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