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孩子聚會,寶寶總是愛搶玩具怎麼辦?

好不容易放個長假, 媽媽們都會帶上孩子去參加各種聚會, 但是問題來了, 很多1歲半到3歲左右寶寶的媽媽找我諮詢的內容都是:寶寶愛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怎麼辦?

什麼?你說孩子搶玩具, 大人最好別干涉, 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我也覺得聽起來很有道理呀, 可是那個被搶娃的媽媽應該會心理很不舒服, 說我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吧?

而且, 如果讓孩子自己解決, 會不會膽大厲害的孩子一直都是搶贏的那個, 而膽小內向的孩子則一直都是最終退讓的那個呢?那這樣會不會讓搶贏的那個孩子以後更加熱衷搶玩具,

Advertisiment
而退讓的那個一直有被搶玩具的負性經歷呢?

我就曾經讀到一位媽媽寫的文章, 大概的內容是說社區裡有個小朋友總是喜歡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把其他小朋友弄哭, 某天, 自己的孩子又因為玩具被那個小朋友搶走而哭得傷心, 這位媽媽忍不住在微信上吐槽:“一個總喜歡搶別人玩具的孩子, 必定有一個問題父母, 以後遇到這個孩子一定要繞道。 ”

其實, 讀完這段文章, 我當時是很汗顏的, 因為那會兒我家老大(小名小包子)每天由外婆帶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 必定會發生“搶玩具”事件。 1歲5個月的他, 長得虎頭虎腦, 10個月就會走路的他動作也很靈活爽辣, 外婆說他經常會把其他小朋友弄哭。

Advertisiment
即使是一個他自已也有, 卻丟在家裡某個角落看都不看一眼的玩具, 但是如果出去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 也一定要伸手去搶。

我一直和外婆說, 讓她制止小包子, 不要讓他去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但一直沒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個週末, 我自己帶他去社區遊樂場, 那裡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瑜伽球, 他已經拿了一個抱在懷裡玩, 看到有其他小朋友準備去拿另一個, 居然又一個健步沖上去, 趕在那個小朋友前面, 搶來另一個, 左手一個右手一個都抱在自己的懷裡。 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霸道的熊孩子形象呀!

為娘的我是非常不好意思的, 感覺特別對不起自己的專業, 對不起自己的導師呀!

1.5-2歲這個年齡段的娃在心理發展上確實是“自我為中心的”,

Advertisiment
什麼都會號稱是“我的!”雖然因為氣質特徵的不同, 每個孩子的表現方式不同, 有些孩子不論家裡外面, 都“熊孩子”一隻, 看到喜歡東西都是直接開搶;有些孩子則是“窩裡橫”, 在家裡什麼都是自己的, 出門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 則會收斂很多, 要麼想要不敢吭聲, 要麼只敢拽著媽媽的胳膊哭著要。

但是, 作為兒童發育心理行為的“磚家”, 我怎麼也得做點啥呀, 以前學習的時候, 更多是理論, 難得有個娃可以供我實際操練, 不用擔心娃家長的不理解和質疑(我家娃爸的意見在此可以忽略不計), 多好的機會呀!

總結起來, 我大概做了以下四件事情, 現在的小包子雖然還是皮, 但好像已經不“熊”了,

Advertisiment
哈哈!

第一步教會娃“所有權”的概念

我家小包子同學屬於運動語言發育比較超前那種, 在那個時候已經能說簡短的詞語了, 所以, 我開始在家中和他強化使用以下幾個詞語的應用:“小包子的”、“我的”、“別人的”、“不可以”、“NO”, 讓小包子初步明白物體歸屬的概念, 讓他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最先開始著手的是家中成員各自的生活用品, 從衣服鞋襪到喝水的杯子、吃飯的碗, 再到各自的毛巾和牙刷。 比如, 我們買了不同顏色, 有不同字母的杯子, 告訴他哪個是“小包子的”, 哪些是家裡其他人的, 每次使用杯子的時候都會和他強調, “小包子在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哦!”

重複幾次後, 小包子同學快速學會了物品歸屬的簡單詞語表達,

Advertisiment
也會在我偶爾拿他爸爸水杯喝水的時候, 跳出來糾正:“NO! 是爸爸的!”

第二步教會娃“交換”的概念

明白物體歸屬的概念後, 我就著手教小包子“交換”的概念和操作了。

小包子同學很愛喝果汁, 但是我們平時嚴格控制, 所以喝的很少。 這天, 我買了一小瓶果汁回家, 哇, 小包子一下眼睛都亮了, 直接跑到我跟前伸手就拿。 我沒有給他, 和他說:“這是媽媽的!不是小包子的!”小屁娃當然不依, 一邊繼續伸手夠, 一邊大叫:“小包子的!小包子的!……”

我看差不多了, 在他脾氣爆發哭鬧之前, 指著他手中的玩具, 說“換!”然後我拿了他手裡的玩具汽車, 把果汁遞給他。 雖然他不捨得給我他的小汽車, 但是很明顯, 那個當下, 果汁的吸引力更大。

這種交換的訓練進行了幾次, 某小包就運用嫺熟了,只要看到我手上有啥他想要的,必定去尋找一件他的物品過來交換。

於是,我們決定把這個交換策略運用到他和小朋友的相處中,我們帶他出去玩的時候,會帶一兩件他自己的心愛玩具。如果他看上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了,或者別的小朋友看中他手裡的玩具了,我就會引導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換來玩,基本解決看到別人手中玩具就直接上前去搶的問題。

經過幾次的成功交換後,他嘗到了甜頭。有一天,他又看上別人手裡的玩具了,可是我們那天忘了帶他自己的玩具。然後就見我家老大在草地上團團轉,找了一根小樹枝,遞到別人面前,說:“哥哥,換!”好玩的是,居然也交換成功了……後來,他還分別嘗試了小樹葉、小石子……

也有沒有交換成功的時候,但是因為明白了物體歸屬的概念,他雖然會委屈地告訴我:“媽媽,他不換……”(此處音調跌宕起伏),但是不會上前去搶了。通常我會告訴他:“哥哥的玩具他現在想自己玩,不想和你換呢。要不,我們等一下再試試好不好?”然後過一會他又會去嘗試,如果最終都沒有交換成功,他會哭鼻子,會傷心,我會抱著他離開現場,陪他安靜下來,然後告訴他:“哥哥實在太喜歡他自己的那個玩具了,下次我們帶其他的玩具來試試吧!”

第三步關於分享的繪本

前面兩步都主要是針對小包子自己還有小朋友自己的物品,那麼如果是公共物品呢?就要涉及分享的概念了。我個人始終認為,個人物品是否分享,還是要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的,不應該是大人強制式的,但是公共物品的分享應該是必須的。

我首先找了幾本物體歸屬有關的繪本,包括:Anna Kang的《That’s (Not) Mine》、Shutta Crum的《Mine!》以及Shelly Becker的《Mine! Mine! Mine!》等,讓小包子初步明白物體歸屬基礎上的分享概念。

有些爸爸媽媽們可能更喜歡中文的繪本,老實說,因為不在國內,我們看的中文繪本不多,但是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貌似下面這兩本翻譯繪本書評不錯,可以找來看看:日本三浦太郎的《這是我的》以及美國李歐?李奧尼的《這是我的!》

第四步現場實際操練公共物品的分享

我所居住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有專門的兒童區,裡面有一個角落是一張火車桌,配以木制火車軌道和很多小火車,小包子每次去之後,就會嘩啦啦找到他最喜歡的幾輛小火車開玩。有時候,有的小朋友來的晚點,火車桌上的火車就已經被先來的小朋友瓜分光了,但又眼巴巴地看著,很想玩。

這個時候,我通常就會和小包子說,讓他分享(share)一兩個小火車給那個小朋友,一開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一般拿在手裡的都是比較喜愛的。我會把他帶到旁邊,告訴他,“這些火車是圖書館的,是小朋友一起玩的,不是小包子自己的,那個小朋友沒有,很傷心”。通常,小包子還是會拿一兩輛小火車出來分享的。

有時候我們去晚了,小包子也會在我的鼓勵下自己去找手頭火車比較多的小朋友問,能不能分享給他一點,通常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也會在一旁鼓勵自己的孩子分享,所以,基本小包子的每次嘗試都是成功的。

雖然,某小包在身體不適、情緒不穩、其他小朋友搶奪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會拒絕分享,但是我覺得總體來說,現在剛滿三歲的他基本上是能夠與小朋友和諧共處的,托兒所老師也告訴我,他是班上很受歡迎的一隻娃。

雖然這很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對規則的理解更好了,托兒所老師恰當的教育方法,以及小朋友之間互動過程中的互相學習也功不可沒,但是,我還是在堅定地認為,上面介紹的這四“招”也是很有用的,哈哈!

某小包就運用嫺熟了,只要看到我手上有啥他想要的,必定去尋找一件他的物品過來交換。

於是,我們決定把這個交換策略運用到他和小朋友的相處中,我們帶他出去玩的時候,會帶一兩件他自己的心愛玩具。如果他看上別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了,或者別的小朋友看中他手裡的玩具了,我就會引導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換來玩,基本解決看到別人手中玩具就直接上前去搶的問題。

經過幾次的成功交換後,他嘗到了甜頭。有一天,他又看上別人手裡的玩具了,可是我們那天忘了帶他自己的玩具。然後就見我家老大在草地上團團轉,找了一根小樹枝,遞到別人面前,說:“哥哥,換!”好玩的是,居然也交換成功了……後來,他還分別嘗試了小樹葉、小石子……

也有沒有交換成功的時候,但是因為明白了物體歸屬的概念,他雖然會委屈地告訴我:“媽媽,他不換……”(此處音調跌宕起伏),但是不會上前去搶了。通常我會告訴他:“哥哥的玩具他現在想自己玩,不想和你換呢。要不,我們等一下再試試好不好?”然後過一會他又會去嘗試,如果最終都沒有交換成功,他會哭鼻子,會傷心,我會抱著他離開現場,陪他安靜下來,然後告訴他:“哥哥實在太喜歡他自己的那個玩具了,下次我們帶其他的玩具來試試吧!”

第三步關於分享的繪本

前面兩步都主要是針對小包子自己還有小朋友自己的物品,那麼如果是公共物品呢?就要涉及分享的概念了。我個人始終認為,個人物品是否分享,還是要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的,不應該是大人強制式的,但是公共物品的分享應該是必須的。

我首先找了幾本物體歸屬有關的繪本,包括:Anna Kang的《That’s (Not) Mine》、Shutta Crum的《Mine!》以及Shelly Becker的《Mine! Mine! Mine!》等,讓小包子初步明白物體歸屬基礎上的分享概念。

有些爸爸媽媽們可能更喜歡中文的繪本,老實說,因為不在國內,我們看的中文繪本不多,但是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貌似下面這兩本翻譯繪本書評不錯,可以找來看看:日本三浦太郎的《這是我的》以及美國李歐?李奧尼的《這是我的!》

第四步現場實際操練公共物品的分享

我所居住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有專門的兒童區,裡面有一個角落是一張火車桌,配以木制火車軌道和很多小火車,小包子每次去之後,就會嘩啦啦找到他最喜歡的幾輛小火車開玩。有時候,有的小朋友來的晚點,火車桌上的火車就已經被先來的小朋友瓜分光了,但又眼巴巴地看著,很想玩。

這個時候,我通常就會和小包子說,讓他分享(share)一兩個小火車給那個小朋友,一開始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一般拿在手裡的都是比較喜愛的。我會把他帶到旁邊,告訴他,“這些火車是圖書館的,是小朋友一起玩的,不是小包子自己的,那個小朋友沒有,很傷心”。通常,小包子還是會拿一兩輛小火車出來分享的。

有時候我們去晚了,小包子也會在我的鼓勵下自己去找手頭火車比較多的小朋友問,能不能分享給他一點,通常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也會在一旁鼓勵自己的孩子分享,所以,基本小包子的每次嘗試都是成功的。

雖然,某小包在身體不適、情緒不穩、其他小朋友搶奪的時候,有時候還是會拒絕分享,但是我覺得總體來說,現在剛滿三歲的他基本上是能夠與小朋友和諧共處的,托兒所老師也告訴我,他是班上很受歡迎的一隻娃。

雖然這很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對規則的理解更好了,托兒所老師恰當的教育方法,以及小朋友之間互動過程中的互相學習也功不可沒,但是,我還是在堅定地認為,上面介紹的這四“招”也是很有用的,哈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