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與降落感到不舒服的原因
為什麼我們坐飛機起飛與降落的時候都會感到不太舒服?嬰幼兒的耳咽管比大人短, 鼻腔的黏液分泌量也比較多, 中耳腔內的空氣會隨氣壓轉變而膨脹或收縮, 如果不能取得平衡, 鼓膜便會膨脹, 導致耳痛或暫時失聰。 因此, 嬰幼兒在航空旅行時, 比較會有耳朵的問題, 特別是在起飛和降落時, 氧氣和氣壓都會有所變化。 隨著飛機的高度提升, 機艙內氧氣會越來越稀薄、氣壓變低、空氣也越來越膨脹, 會影響到身體的感受、肚子會脹氣;又因飛機為密閉環境,
Advertisiment
如何減緩耳朵與肚子的不適感?
要讓嬰幼兒在飛機起飛與降落時保持清醒狀態, 並且最好可以讓寶寶喝水、喝奶或吃奶嘴;年紀較大的孩子也可以飲用果汁或吃食物來幫助他們進行「吞嚥」的動作, 以改變耳道壓力, 使耳朵內氣壓平衡。 起飛前最好不要讓嬰幼兒飲用碳酸飲料或吃大豆、花生、包心菜等易脹氣的食物, 避免使肚子脹氣、更加不舒服。 整趟飛行航程也要儘量安排在寶寶的睡眠時段, 會讓他們比較舒服。
滿一歲的小孩比較適合搭飛機
絕對不要帶剛出生一周以內的小嬰兒搭飛機。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寶寶可否服用暈機藥?
暈機藥最好是等到孩子2歲以後再服用比較保險, 一歲以下的嬰兒不適合服用。 減少暈機的方法:可利用夜晚飛行, 因為外界的視覺刺激會比較少, 可坐在飛機中端近機翼位置, 將視線儘量集中在地面、海面或水平線上。 不要在飛機上閱讀書籍, 也不要一直吃東西, 盡可能起來走一走。
如何安撫寶寶在飛機上的情緒
寶寶可能會哭鬧與不耐長途旅程, 媽咪該如何安撫寶寶的情緒?或事前應做好什麼準備?
1.出發前要有充足的睡眠, 不要吃得過飽。
2.如果飛行時間很長, 要準備一些容易進食的食物和飲水, 因為機上的食物有時候不適合嬰幼兒食用;並避免易脹氣食材,
Advertisiment
3.準備好寶寶喜歡的玩具, 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最好不要把玩具一次全部拿出來, 而採分次拿出的方式給他, 比較可以拖延時間。 在不妨礙別人的情況下, 也可玩遊戲分散其注意力。
4.先告知空服人員自己會帶嬰兒同行, 看看是否可以取得空間較大、隔壁無人、出入方便的位置。
5.準備好乳液與人工淚液(眼藥水), 飛機內皮膚容易感到乾澀, 如果寶寶皮膚太乾不舒服, 可替寶寶塗抹保溼乳液;若眼睛太乾澀, 可點人工淚液。
6.最好能夠依照寶寶的生理時鐘, 安排合適時間的班機, 趁寶寶在睡眠的時候搭飛機。
7.在飛機上, 須讓寶寶多喝水或果汁, 隨時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8.最後, 要多誇獎寶寶在飛機上的乖巧, 使其心情愉快。
出國前後, 必須注意的事項
帶孩子出國以前, 要先確認目的地國家有無疫情爆發;也要確保該注射的疫苗, 寶寶是否已注射妥當。 最好不要在旺季帶寶寶出國, 因為此時飛機上乘客多, 被傳染到疾病的風險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大。 在整理行囊時, 也務必記得攜帶退燒藥、腸胃藥、溫度計、繃帶、安全別針、人工淚液與保溼乳液。 出國前4~6周要尋求醫療諮詢, 出發前2~3天要請小兒科醫師檢查寶寶的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回國後最好再請小兒科醫師檢查一次, 以免在國外生病, 卻因症狀不明顯而錯失第一時間發現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