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著孩子看病,醫生不看孩子卻一直盯著大人問?

對於家長來說, 帶孩子看病應該是最糟心的事了。 除了心疼孩子, 還是因為很多時候醫生會讓人覺得沒有愛。 近日, 一位媽媽在網上發帖吐槽醫生, 說帶寶寶去看病, 醫生不停問她卻不怎麼看寶寶。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媽媽吐槽:寶寶看病, 為何醫生總問我?

近日, 有一位媽媽在論壇裡發帖吐槽醫生, 原文如下:寶寶感冒了, 我帶他去醫院看病。 我告訴醫生寶寶感冒了, 可醫生卻不看寶寶, 一個勁拉著我問。

醫生問:“寶寶是什麼時候開始感冒的?”

我答:“這個我不知道, 我今天剛出差回家。 ”

醫生問:“寶寶的鼻涕是什麼樣的?濃的還是清的?”

Advertisiment

我答:“寶寶之前有鼻涕, 但現在沒了, 我記不太清楚是濃的還是清的了。 ”

醫生問:“寶寶最近睡眠如何?精神狀態怎麼樣?”

我被問急了, 忍不住懟他:“剛才已經說了, 我剛出差回家!你自己看寶寶不就知道了嗎?看病不是要望聞問切的嗎?”

之後, 醫生只是抬頭隨意看了看寶寶, 竟然對我說:“看寶寶狀態還好, 要不你帶回家再觀察幾天?”

一聽這話, 我氣不打一處來:我帶寶寶來醫院, 等了這麼久, 醫生問我問個不停, 都不怎麼看孩子就把我打發了?真是無語~!

大家說說看, 帶寶寶看病都是這樣嗎?醫生只問家長不看寶寶?!

對於這件事, 很多媽媽紛紛回帖稱, 帶寶寶看病基本上都是這樣, 醫生問了自己很多問題,

Advertisiment
卻很少看寶寶的情況。

這裡, 達媽要為醫生說兩句公道話:寶寶感冒, 醫生重點問家長卻不怎麼看寶寶, 這是正確的!首先, 寶寶年齡小, 不會說話或者不能用語言清楚表達病情;其次, 寶寶在醫生面前表現出來的狀態有可能不是真實狀態, 比如有的寶寶在家一副病怏怏的樣子, 到了外面就來精神了。 在此也提醒大家, 帶寶寶去看病的家長, 最好是一直照顧寶寶的那一位!

帶娃看病家長該怎麼做, 乾貨在這裡

想要不被醫生問得語塞, 孩子少受罪, 家長帶孩子看病要掌握這些方法:

1.掛號時選對科室

帶寶寶看病首先要掛號, 掛什麼科的號需要根據寶寶的病情決定。 達媽整理了一份常見疾病的對應科室, 大家來看看:

感冒、流鼻涕、發燒、咳嗽:看內科。

Advertisiment

異物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看急診;沒有妨礙呼吸看耳鼻喉科。

便秘、腹瀉:看消化道門診。

寶寶墜床:五官內部有流血或頭部有腫包看急診;皮外流血和皮外傷看外科;精神正常沒有明顯傷情, 可以在家觀察不用立即去看醫生。

濕疹等皮膚問題:看皮膚科。

2.準備好與寶寶病情相關的資訊

首先是提供寶寶的基礎資料年齡、身高和體重。 這些會給醫生判斷寶寶病情提供相應參考, 也會成為開藥量的依據。

其次是回顧寶寶發病的過程。 寶寶什麼時候發病的, 距離現在有多少時間, 有什麼症狀?寶寶生病了, 家裡其他人是否也有情況?……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家長要準備好, 這樣醫生一問就可以迅速回答, 溝通會更高效。

Advertisiment

3.根據記錄客觀敘述病情

家長發現寶寶生病要做好病情記錄, 這樣跟醫生述說病情時會有根有據。

(1)症狀表現要量化

家長在跟醫生述說病情時最好不要使用形容詞或虛詞, 能提供資料的最好使用資料說明。 舉個例子, 寶寶發燒, 家長不要跟醫生說寶寶“燒的燙手”、“這一個星期老是發燒”之類的詞, 最好能提供一段時間內寶寶體溫變化的資料記錄, 這樣便於醫生判斷寶寶病情。

(2)病情變化要有時序性

寶寶先有什麼症狀再有什麼症狀, 對醫生判斷寶寶病情是有很大影響, 家長一定要準確表達不能有任何含糊。

另外, 寶寶的病情是自然變化還是吃了藥出現的變化, 家長也要跟醫生說清楚。 比如, 寶寶1點吃了退燒藥,

Advertisiment
當時體溫多少度, 3點再次測體溫是多少度等等。

TIPS:

如果家長不能準確表達寶寶病情, 可以提供照片或視頻, 可以説明大家和醫生高效溝通。 另外, 如果寶寶在家吃過藥, 一定要把藥物名稱和服用時間告知醫生。

給娃看病, 這些誤區家長千萬別進!

生活中, 很多家長帶孩子就醫時常存在一些誤區, 這裡給大家提個醒:

1.不要頻繁換醫生

有的家長帶寶寶看病, 一次沒看好就換另一家醫院找別的醫生看, 其實這是不對的。 要知道, 通常初診的出錯率很高, 頻繁換醫生很不好, 最好讓同一個醫生給寶寶看病。 這樣醫生有了初診的經驗, 能根據寶寶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建議大家挑選一家可以信賴的醫院給寶寶看病, 並盡可能連續在這家醫院看病。

2.不要指望藥到病除

家長們通常有這樣的心理,那就是“藥到病除”。其實疾病的康復需要一個過程,表面症狀的消失並不意味著病已經好了。寶寶需要的是適宜治療,雖然康復速度較慢,但預後良好,不會影響遠期健康。

3.不要相信網路問診

有的家長相信網路問診或者習慣通過搜尋引擎尋找寶寶病因,這是不科學的。寶寶生病了要去醫院,不要過於依賴網路。

4.不要總抱著寶寶

家長一直抱著寶寶使他處於受保護狀態,檢查時可能會很緊張不配合。除非寶寶精神狀態很差,不然他可以走動的話最好讓他適當走動,這樣等會接受檢查時心情會比較放鬆。

並盡可能連續在這家醫院看病。

2.不要指望藥到病除

家長們通常有這樣的心理,那就是“藥到病除”。其實疾病的康復需要一個過程,表面症狀的消失並不意味著病已經好了。寶寶需要的是適宜治療,雖然康復速度較慢,但預後良好,不會影響遠期健康。

3.不要相信網路問診

有的家長相信網路問診或者習慣通過搜尋引擎尋找寶寶病因,這是不科學的。寶寶生病了要去醫院,不要過於依賴網路。

4.不要總抱著寶寶

家長一直抱著寶寶使他處於受保護狀態,檢查時可能會很緊張不配合。除非寶寶精神狀態很差,不然他可以走動的話最好讓他適當走動,這樣等會接受檢查時心情會比較放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