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育兒陋習_不正確的育兒行為

養生之道網導讀:

現在很多年輕夫妻都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照顧, 但是老一輩的傳統思想中存在很多育兒陋習。 下面, 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育兒陋習有哪些, 家長們一定要警惕這些常見的育兒陋習。

如今的獨生子女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 不少家長為了精心養育小寶寶, 抱啦, 搖啦, 捏鼻子啦, 不讓哭啦什麼的。 殊不知, 這些舉止如果不適度, 對嬰兒是有害的。 因此, 摒棄育兒中的種種陋習, 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Advertisiment

下面, 我們一起看看常見的育兒陋習有哪些。

一、嚼食喂孩子

有的家長(尤其是在農村)喂孩子時, 先用自己的嘴把食物嚼爛, 然後口對口地喂孩子;有的把嚼過的食物放在手上, 再用手指一點一點地抿到孩子嘴裡。 他們認為, 這樣可幫助孩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其實, 會事與願違。 人的口腔和手上細菌很多。 一毫升普通口水,

Advertisiment
有細菌1萬到5萬個;一隻沒有洗過的手, 有細菌4萬到40萬個。 如果口對口或用手指抿著食物喂孩子, 孩子極易發病, 這是因為小孩體內抵抗疾病的免疾系統發育不成熟, 抗病能力弱, 細菌一旦進入孩子體內, 很可能發病。

特別是一些患有傳染病的成年人, 如果用口嚼食物喂孩子, 發病可能性更大。 即便是健康人, 如果長期這樣喂, 孩子唾液的分泌將受到抑制, 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因此, 千萬不可用口嚼食物和用手指抿著食物喂孩子。

二、讓嬰兒含著乳☆禁☆頭睡覺

一些年輕媽媽為了讓嬰兒睡得香甜, 便讓寶寶含著乳☆禁☆頭睡覺。 其實, 含著乳☆禁☆頭睡覺未必睡得香甜。 這是因為嬰兒醒後便嚷著要吃奶, 這樣時間一長, 就會養成不能按時、按頓吃奶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影響了嬰兒的消化和吸收。 再說, 年輕的媽媽餵奶時往往因疲勞容易睡著, 一不小心乳☆禁☆房便會堵住嬰兒的口鼻, 以致造成嬰兒窒息。

三、常抱嬰兒

許多家長一有空就喜歡抱著嬰兒玩, 認為這是一種享受, 挺有樂趣。 把嬰兒抱到室外曬曬太陽, 呼吸新鮮空氣, 這對促進嬰兒健康成長是有益的。 可長時間地懷抱嬰兒, 就不對了。

因為嬰兒幼小稚嫩, 骨骼可塑性較大, 具有一定的彈性。 如果老是把嬰兒抱在懷裡, 就會影響嬰兒的骨骼發育, 以致造成肢體變形, 甚至脊柱側彎。 另外, 嬰兒需要足夠的睡眠時間, 常常抱著玩會影響其睡眠。 再有, 嬰兒的胃也和大人不一樣, 胃底發育不健全, 賁門多處於鬆馳狀態,

Advertisiment
而幽門又多處於緊張狀態, 抱得過多, 對胃影響大, 往往容易引起吐奶。 多抱還有礙嬰兒的肢體活動。 這些均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四、搖晃嬰兒

不少家長為了使啼哭的嬰兒安靜下來, 或者為了給嬰兒催眠, 往往喜歡把孩子抱在懷裡或放在搖籃裡搖晃不停;有的甚至把嬰兒高高拋起逗樂。 這樣搖晃嬰兒, 無意中會傷害孩子的大腦。 嬰兒年齡越小, 越容易受到震顫的損傷。

這是因為, 嬰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 占全身的比例遠比成人大得多。 嬰兒頭長占身高的20%(成人約為10%), 加之嬰兒頭頸部肌肉嫩, 對頭部支撐力很弱, 難以承受較大幅度搖晃和高拋的震動。 如果不停地搖晃嬰兒, 就容易使嬰兒的腦髓與較硬的腦殼相撞,

Advertisiment
以致引起不同程度的腦損傷, 如大腦毛細血管撕裂, 視網膜毛細血管充血、腦震盪等。 因此, 大人不要搖晃嬰兒。 即使玩耍時搖嬰兒, 也可能引起傷害。 把嬰兒拋向空中或抓住嬰兒雙手或雙腳使之搖盪, 都要禁止。 等孩子長大的時候, 這種危險就小了。

五、摟著孩子睡覺

有些年輕媽媽十分疼愛自己的小寶寶, 常常摟著孩子睡覺, 日久使孩子形成不摟不睡的壞習慣, 這對母子有害無益。 其一是孩子吸不到新鮮空氣, 還會把被窩裡的齷齪氣體吸入肺部, 易使孩子生病。 其二是會養成孩子隨時醒來隨時奶的不良習慣, 不能定時定量吃奶, 會影響孩子食欲。 其三是孩子在睡覺時吃奶, 容易咬傷媽媽的乳☆禁☆頭。 其四是限制孩子睡覺時的自由活動, 使其難以舒展身體,影響其正常和血液迴圈和發育。

六、亂捏嬰兒的鼻子

不少大人都把寶寶當“活寶貝”,你爭我奪地抱著同孩子玩。有的人手沒個輕重,什麼撓腳心呀,捏鼻子呀都覺得好玩,這對嬰兒健康很不利。因為小寶寶的鼻腔粘膜嬌嫩,血管十分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受細菌、病毒侵犯而得病。同時,嬰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亂捏鼻子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細菌通過耳咽徑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七、捆綁嬰兒

嬰兒出生後,有的父母整天整天地用布單將嬰兒手足和軀幹緊緊地包著,並在外面用帶子捆住。這不僅限制了嬰兒四肢的活動,影響嬰兒的呼吸和血液迴圈,還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一旦發生脫臼,危害則更大,如系單側,則患肢乏力,跛行;如系雙側,走路時就像鴨子一樣,左搖右晃。若冶療不及時,還會在成人以後發生髖關節退行性病變而殘廢,影響一生的工作、生活。所以,不應長時間的將嬰兒牢牢捆綁。

八、捏著小孩鼻子喂藥

小孩同大人一樣,吞咽食物時,咽喉部的會厭軟骨會自動關閉,以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和肺部,不致嗆著。當孩子患病不願吃藥時,許多家長就捏著鼻子硬往嘴裡灌藥。這樣做,當孩子哭鬧掙扎時,便易引起會厭軟骨自動關閉的功能失調,使藥物嗆入氣管,輕者咳嗽一會兒就好了,重者甚至窒息。因此,當孩子不願吃藥時,可等其情緒穩定下來後,再一點一點地喂。也可在藥物中多放些糖和水,把藥物的苦味沖淡些,再慢慢地喂。

九、給嬰兒剃滿月頭

小嬰兒滿月時,有些父母就用剃刀在嬰兒頭上把胎髮刮盡,說是可使日後頭髮增多、變粗。其實,剃刮只是除去已經角化了沒有生命活力的毛幹和毛根,根本不影響日後毛髮的生長,也不能改變毛髮的數量和品質。相反,由於嬰兒頭皮嬌嫩,抵抗力差,剃刮容易刮傷皮膚,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化膿,還可引起黃癬等皮膚病。同時也失去了“胎皮”保護胎兒頭皮的作用,容易遭致細菌侵襲而患病。

十、過分逗笑嬰兒

眾多的家長都喜歡和嬰兒逗笑取樂。如果過份了往往會影響嬰兒的健康。要是逗得嬰兒笑聲不絕,一個緊接一個地笑下去,便可能導致嬰兒瞬間的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的腦“貧血”。如果經常如此,不僅有礙嬰兒健康發育,還容易導致口吃和癡笑不良習慣的形成。尤其是嬰兒過份地張口大笑,極個別的甚至也可能導致下額關節脫臼。所以,逗嬰兒笑也得適可而止,以利孩子的健康。

家長們,你們身上存在這些常見的育兒陋習嗎?如果有,請馬上摒棄,別讓一時的無知影響了孩子的健康。

使其難以舒展身體,影響其正常和血液迴圈和發育。

六、亂捏嬰兒的鼻子

不少大人都把寶寶當“活寶貝”,你爭我奪地抱著同孩子玩。有的人手沒個輕重,什麼撓腳心呀,捏鼻子呀都覺得好玩,這對嬰兒健康很不利。因為小寶寶的鼻腔粘膜嬌嫩,血管十分豐富,常捏鼻子會損傷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受細菌、病毒侵犯而得病。同時,嬰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亂捏鼻子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細菌通過耳咽徑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七、捆綁嬰兒

嬰兒出生後,有的父母整天整天地用布單將嬰兒手足和軀幹緊緊地包著,並在外面用帶子捆住。這不僅限制了嬰兒四肢的活動,影響嬰兒的呼吸和血液迴圈,還容易發生髖關節脫臼。一旦發生脫臼,危害則更大,如系單側,則患肢乏力,跛行;如系雙側,走路時就像鴨子一樣,左搖右晃。若冶療不及時,還會在成人以後發生髖關節退行性病變而殘廢,影響一生的工作、生活。所以,不應長時間的將嬰兒牢牢捆綁。

八、捏著小孩鼻子喂藥

小孩同大人一樣,吞咽食物時,咽喉部的會厭軟骨會自動關閉,以防止食物進入氣管和肺部,不致嗆著。當孩子患病不願吃藥時,許多家長就捏著鼻子硬往嘴裡灌藥。這樣做,當孩子哭鬧掙扎時,便易引起會厭軟骨自動關閉的功能失調,使藥物嗆入氣管,輕者咳嗽一會兒就好了,重者甚至窒息。因此,當孩子不願吃藥時,可等其情緒穩定下來後,再一點一點地喂。也可在藥物中多放些糖和水,把藥物的苦味沖淡些,再慢慢地喂。

九、給嬰兒剃滿月頭

小嬰兒滿月時,有些父母就用剃刀在嬰兒頭上把胎髮刮盡,說是可使日後頭髮增多、變粗。其實,剃刮只是除去已經角化了沒有生命活力的毛幹和毛根,根本不影響日後毛髮的生長,也不能改變毛髮的數量和品質。相反,由於嬰兒頭皮嬌嫩,抵抗力差,剃刮容易刮傷皮膚,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化膿,還可引起黃癬等皮膚病。同時也失去了“胎皮”保護胎兒頭皮的作用,容易遭致細菌侵襲而患病。

十、過分逗笑嬰兒

眾多的家長都喜歡和嬰兒逗笑取樂。如果過份了往往會影響嬰兒的健康。要是逗得嬰兒笑聲不絕,一個緊接一個地笑下去,便可能導致嬰兒瞬間的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的腦“貧血”。如果經常如此,不僅有礙嬰兒健康發育,還容易導致口吃和癡笑不良習慣的形成。尤其是嬰兒過份地張口大笑,極個別的甚至也可能導致下額關節脫臼。所以,逗嬰兒笑也得適可而止,以利孩子的健康。

家長們,你們身上存在這些常見的育兒陋習嗎?如果有,請馬上摒棄,別讓一時的無知影響了孩子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