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是自尊心越來越強, 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 有的孩子越打越“皮”, 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 表面服輸, 內心不服, 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 學會了見風使舵, 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對父母忌恨報復。
一位母親驚恐地說:“不久前, 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 想不到他竟抓起一隻短凳朝我扔來, 險些砸在我的頭上。 他還恨恨地說, ‘走著瞧吧, 過幾年再算帳!’想想兒子的話,
Advertisiment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 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經常挨打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的性格, 在行為上也是給孩子的攻擊性示範。 當孩子與他人相處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當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時候, 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有的孩子離家出走、浪跡社會、最終走上犯罪道路與父母的打罵不無關係。
五是使父母喪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個5歲的孩子挨了父親的打之後, 指著父親說:“你有什麼本事?就會欺負小孩!”父親說:“我打孩子反而讓他瞧不起我, 當時真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