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你瞭解自然分娩側切手術

側切, 在上一輩媽媽生產中非常普遍, 甚至是被忽略, 如今也成為了准媽媽們心頭的一個疑問。 那就讓我們“7問側切”, 看看專家怎麼說。

幫你瞭解自然分娩側切手術

1、側切是怎麼回事?

“哢嚓一剪子!太可怕了!剪哪兒啊?”

側切, 就是分娩過程中, 在陰☆禁☆道口能夠看見胎頭的時候, 於陰☆禁☆道口的左側方, 傾斜45度剪開一個開口。 剪開的部分包括皮膚、肌肉和部分的陰☆禁☆道黏膜。 開口長度約4~5釐米。 側切並不是用一般的手術刀或剪, 醫生會用特製的“側切剪”進行側切。

2、側切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要側切?每個人都一定要側切嗎?”

Advertisiment

分娩過程中實施側切, 主要的目的和作用有這樣幾個:

對於孩子來說, 主要是為了減少胎兒娩出的阻力――有些媽媽會陰條件比較不好, 彈性較差, 加之陰☆禁☆道口本身就十分狹窄, 胎頭娩出就會受到很大的阻力。 側切使得陰☆禁☆道口得到適當鬆弛, 能夠加速胎兒的娩出。 有的時候, 特別是遇到早產或者急產的情況, 為了救孩子, 即便媽媽會陰彈性較好, 也會考慮實施側切, 為的還是讓胎兒能夠更快地娩出――胎頭如果長時間在會陰組織巨大的壓力之下, 很可能造成胎兒窒息或顱內出血。 另外, 如果遇到胎兒頭比較大, 而媽媽的骨盆條件又不好, 需要用吸引器或者產鉗助產的時候, 也需要實施側切來進行最後娩出的配合。

而對於媽媽來說,

Advertisiment
主要為的是減少對於盆腔和陰☆禁☆道的傷害――胎頭長時間充斥產道及陰☆禁☆道口, 會造成盆底受損, 分娩後, 媽媽容易出現陰☆禁☆道壁膨出或者尿失禁。 而且盆底和陰☆禁☆道也會被撐得更加鬆弛, 影響恢復, 難以恢復原來的形狀。

至於每個人是不是一定要側切, 醫生會在分娩過程中根據產婦骨盆和會陰及陰☆禁☆道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如果條件特別好的產婦, 可能不會進行側切。 但根據上述側切的作用, 醫生通常會建議給產婦實施側切。

3、側切會打麻藥嗎?

“剪刀剪那麼脆弱的地方, 多疼啊!”

側切的時候, 是會為產婦打麻藥的, 而且需要打兩針――一針是對陰部神經的阻滯, 使得陰部神經整體的麻痹, 另一針是在準備側切的切口處,

Advertisiment
進行局部麻醉。 麻藥通常是在胎兒頭娩出之前就會給產婦打。 因此, 在側切的時候, 產婦基本是感覺不到疼痛的。 而在這一時刻, 產婦主要的感覺是壓迫胎頭的憋脹感覺, 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最“疼”的那會兒, 所以, 側切帶給產婦的感覺自然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說到這個麻藥是否會對寶寶有什麼不利, 媽媽們完全不必要擔心, 它與胎兒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不會有影響的。

4、側切怎麼縫合?

“切口縫合?還是自己長好?”

縫合在胎兒和胎盤完全娩出後進行。 通常採用逐層縫:陰☆禁☆道黏膜-皮下組織-皮膚。 在前兩道縫合中, 一般都使用可吸收的線, 最外層的縫合, 可以用可吸收的線, 也可以用非可吸收的線(這樣的情況下, 在出院前就需要拆線)。

Advertisiment

側切時打的麻藥藥力通常會持續半個小時甚至更長, 所以, 在縫合的時候, 就不需要再打麻藥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