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 最崇高偉大的品德, 教子做人, 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 但像誠實、善良、仁愛和奉獻這些理念對於孩子而言是模糊而難於掌握的, 那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幫孩子樹立助人為樂的價值觀呢?我想下面兩則小故事能幫你找到答案。
每天本恩和伯特都會因爭奪電視遙控器而吵得雞犬不寧, 這讓德維特太太感到異常煩惱, 她希望孩子們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而不是成天為電視而爭吵。 有一天, 德維特太太見鄰居薩曼先生正在清理院子裡的積雪, 薩曼先生是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Advertisiment
一會兒, 孩子們回來了, 一進屋本恩就高興地告訴德維特太太:“媽媽, 我們已經幫薩曼先生把積雪清理完了, 他高興極了, 本來他是要給我們零用錢的, 但我們沒拿, 因為這個工作讓我們覺得很愉快!對不對, 伯特?”伯特在一旁點頭, 臉上寫滿了自豪。
從那天以後, 每一個下雪的早晨, 本恩和伯特都會早起幫老人把路面的積雪鏟掉。 在夏天時,
Advertisiment
與德維特太太相比, 卡若太太便有些“歪打正著”了。
卡若太太的女兒康妮以前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視迷, 卡若太太為了轉移她對電視的注意力而專程給孩子買了一把小提琴, 希望她能通過練琴而忘掉電視卡通動畫, 然而這一切皆是徒勞無功。
這天又到練琴的時間了, 但康妮還賴在電視機前, 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卡若太太明白, 此時若強行把她帶離電視, 沒有絲毫好處, 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寶貝, 我們去療養院探望曾祖母好嗎?她很想聽你新學會的曲子。 ”卡若太太說著關了電視, 領著康妮帶著小提琴來到療養院。
Advertisiment
在療養院裡, 康妮獲得了難得的在觀眾面前演奏的經歷, 而療養院的人們也因為小女孩的小提琴演奏而精神煥發。 這一次偶然的安排所發揮的效用是卡若太太始料未及的, 此後, 每一次表演對於康妮來說都是讓人無法忘懷的, 因為她的琴聲不僅給老人們帶去了歡樂, 也給自己帶來了從未有過的高興和自豪。
作為父母, 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最困難的工作之一,
Advertisiment
除了德維特太太和卡若太太的方法外, 我們還有很多簡單可行的方法供你選擇。 例如, 我們可以帶孩子到公園、街道參加義務植樹, 或者讓孩子幫忙在自家或鄰居家的院子裡種植;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做個義務環保工作者, 負責清理社區、運動場、河邊或公園中的垃圾;我們還可以指導孩子進行義賣, 將廢舊的物品賣掉, 然後將收入所得捐贈給慈善機構等等。
Advertisiment
如果現在你的孩子還成天呆坐在電視機前的話, 那不妨説明他關掉電視, 把這些浪費在看卡通動畫或肥皂劇上的時間用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我想, 這樣的安排對孩子而言將更有意義。 千萬不要說一切都來不及了, 向孩子灌輸助人為樂的價值觀永遠都不會太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