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幫助培養1-3歲寶寶獨立意識的六句話

三歲看老, 很多老人家都說過這句話, 1-3歲是寶寶們可塑性最強的時期, 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 也要在這個時期完成。 小編總結了六句話, 希望能幫助父母們成功的培養寶寶們的獨立意識。

1、讓寶寶自己走路。

適時的讓寶寶自己走路, 時間不必太久, 但可以頻繁的讓寶寶下地行走, 不要聽到寶寶喊累, 就心疼的抱起寶寶, 這樣做容易令寶寶產生依賴心理。

2、確定適當範圍, 支持寶寶“自己來”。

凡是寶寶能自己做的事, 必須支持他自己做, 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範圍。 例如1歲的寶寶吃飯時要自己來,

Advertisiment
便可滿足其要求, 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2歲左右的寶寶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 均應支持, 允許他自己做。 這樣既可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 又可增強寶寶自理的能力。

3、讓寶寶勇於承認錯誤, 承擔責任。

很多時候由於寶寶的粗心丟掉了玩具, 或者動作不協調摔跤, 如果家長們將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 低聲下氣地向寶寶“道歉”, 很容易在父母與子女間形成既依賴又對立的關係。 其結果是寶寶從心裡不尊重父母, 認為一切都是父母或者外物的錯, 卻不會將失誤歸因到自己身上, 長大以後會事事依賴父母、事事反抗父母、事事找藉口。

4、讓寶寶學會忍受適度的疼痛。

寶寶在路上不小心跌倒後,

Advertisiment
有的家長會緊張的扶起孩子, 然後心疼地問:“是不是很痛?”這樣做, 寶寶即便沒有事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甚至誇大事實吸引家長的注意。 對於父母, 心理往往也很矛盾, 一方面想嚴格管教寶寶, 另一方面又希望寶寶撒嬌或依賴自己。 小編建議, 家長應該用“不痛吧”的問法來誘導寶寶, 如果寶寶回答:“不痛”, 父母應立即表揚寶寶“真勇敢!”如此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5、父母應承認寶寶的獨立人格。

平時多和寶寶平等交談, 讓寶寶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多聽寶寶的意見;放手讓寶寶去做他喜歡的、且不違反原則的事, 使他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 在這些活動過程中, 讓寶寶逐漸意識到, 他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能力的人,

Advertisiment
不必事事依賴父母。

6、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是寶寶的第一教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寶寶有很深的啟迪作用。 因此, 家長們要以身作則, 沒錢時不要伸手找自己的父母要;吵架了也不要賭氣回家“搬救兵”;不論說話做事, 都要記住, 寶寶就在身邊, 自己哪怕一件很小的事, 也會影響到寶寶。 如果父母遇到困難都自己設法解決, 寶寶會耳濡目染地受到良好的薰陶。

寶寶的成長牽動著父母的心, 寶寶的教育問題更是費勁了父母的心思。 家長們應及早的開發寶寶們的智力, 培養寶寶們的獨立意識, 為他們將來的成長, 做好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