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幫助孩子克服入託恐懼

當孩子二三歲被送到托兒所時, 常常會大哭大鬧, 吵著要回家。 被迫留下來後, 有些孩子不肯睡覺, 不肯吃飯, 不願和小朋友玩, 吵著要媽媽。 這種入託恐懼現象, 一般孩子要持續數天, 有的甚至數周。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因為離開了朝夕相處的親人, 離開了熟悉的家庭。 環境的變化, 使幼兒產生了緊張恐俱的心理。 二是孩子入託後, 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 由家庭生活突變為集體生活。 孩子在思想感情和習慣上感到不適應。

由於緊張、恐俱的心理, 加上生活上的不習慣, 必然引起孩子情緒上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布助孩子克服這種入託恐懼感, 最主要的是幫助孩子消除對新人、新環境的陌生感, 增加安全感。

一、入託前, 家長要多給孩子談幼稚園小朋友的愉快生活, 如, 幼稚園裡有很多老師和小朋友, 還有很多玩具, 老師會講故事, 還教小朋友唱歌、跳舞。 同時, 家長還要告訴孩子, 小朋友上了幼稚園, 可以使爸爸、媽媽安心工作, 小朋友自己也可以學很多本領。 讓孩子知道上幼稚園是一件高興的事。 為了消除孩子上幼稚園的緊張、恐懼心理, 在孩子入託前, 家長還應帶孩子到幼稚園熟悉環境, 並讓孩子跟老師接觸, 讓孩子感到老師是可親的。 父母平時也不要以“關進幼稚園”, “送你去幼稚園”相威脅, 使孩子在未進幼稚園之前,

Advertisiment
就對幼稚園產生反感。

二、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 根據調查材料表明, 10個孩子中有3個孩子在三歲前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的。 特別是獨生子女, 由千在家庭中沒有兄弟姐妹, 一切都以他自己為中心。 這就更容易使他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使他不願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遊戲時, 也不能遵守人際交往的一般規則。 所以, 父母應當有意識地説明孩子克服這一缺點, 從小就引導孩子多接近鄰居的孩子, 和他們一道玩, 啟發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跟別人玩。 有了“合群”的性格, 就比較能適應幼稚園的集體生活了。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的能力, 因為幼稚園的集休生活要求幼兒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

Advertisiment
為了使家庭生活與幼稚園集體生活更好地銜接, 父母還應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和遵守集體生活的紀律。 如:飯前、便後要洗手, 吃飯不挑食, 遊戲時愛護玩具, 不損壞, 不亂扔, 玩後要收拾整理。 家長要儘量使孩子在家中的生活習慣接近幼稚園的生活常規。

家長做好這些幼兒入託前的準備工作, 多數孩子是會高高興興地上幼稚園的。 當然也還會有少數孩子仍暫時不適應。 對這樣的孩子, 該怎麼辦呢?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要堅持天天送孩子上幼稚園。 不要因為孩子哭鬧, 心一軟就讓他在家中呆兩天。 送送停停的結果反而使孩子長期不能適應幼稚園生活。

不要讓父母不好的情緒感染孩子。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哭鬧著不肯進幼稚園時, 父母絕不能有愁眉苦臉的表情, 更不能當著孩子落淚, 一定要高高興興地送孩子。 家長在把孩子交給老師時, 絕不能一見孩子哭鬧就慌張, 或邊走邊回頭, 應立即離開。

不要讓孩子望眼欲穿。 孩子入託開始時哭鬧的原因之一是怕父母不來接他。 家長在孩子剛入託一周內, 應堅持每天早接一會, 使孩子確信父母每天一定會來接他的。

相關用戶問答